【综合管廊系列专题二】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设计要点
变形缝间距的影响因素
综合管廊变形缝的最大间距为30m。当采取有效措施时,变形缝的间距可适当增大,具体由设计者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
① 纵向地震作用
剪切波形进中引起半个视波长范围内管廊沿纵轴向的位移量标准值要小于管廊变形缝处接头允许变形量
② 地基条件
③ 增加变形缝间距的有效的综合措施
★采用低收缩混凝土、掺加外加剂
★施工时控制温度、加强浇筑后的养护
★采用跳仓法、后浇带等施工措施
★增加构造钢筋
当管廊内敷设热力管线时,设计者应根据舱室侧壁内外温差产生的内力另行计算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
当管廊主体结构承受较大管道水平推力时,设计者应复核该处的管廊截面尺寸及配筋是否满足要求。
特别说明:
在综合管廊受水平推力较大的部位,如热力等管道固定支架的位置,应进行管道试压阶段结构作为刚体的抗滑移、抗倾覆稳定验算;综合管廊下沉斜坡段,应进行抗滑移稳定验算。其中,抗滑移安全系数取1.3,抗倾覆安全系数取1.6。
在地基土层、荷载有显著变化部位,设计者应考虑基底不均匀沉降对结构的影响。
解决方法:
★设置变形缝来消除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内力
★调整再加荷的基地压力,减少不均匀沉降
★增大结构纵向刚度及配筋
综合管廊的应进行抗浮稳定性验算,验算时不应计入综合管廊内管线和设备自重,且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Gk--管廊自重及压重标准值之和(kN);
Nw,k--浮力作用标准值(kN);
Kw--抗浮稳定安全系数,一般可取1.05计算。
竖向土压力
明挖法综合管廊,竖向土压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
注:综合管廊基底与周边的地基之间会存在沉降量的差异,受此影响作用于综合管廊的垂直土压会有所加大。该增大系数随覆土高度与管廊宽度的比值的增大而增大。
汽车竖向荷载
qvk---轮压传递到结构顶面处的竖向压力标准值(kPa);
μD---动力系数;
∑Qvi,k---车辆的总轮压标准值(kN);
ai---i个车轮的着地分布长度(m);
bi---i个车轮的着地分布宽度(m);
H---覆土深度(m)。
根据规范,当几个车轮的压力扩散线相重叠时,扩散面积以最外边的扩散线为准。
当覆土厚度H<1时,由于扩散面积较小,局部压力过大。此时应根据综合管廊不同舱室的顶板跨度,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录C,把出汽车轮压竖向荷载折算成等效均布荷载,同时应考虑冲击系数。
计算简图
①燃气舱室(单侧布置,无检修车)+双舱断面;
②强电舱室(单侧-双侧布置,无检修车)+双舱断面;
③蒸汽舱室+双舱断面。
单舱综合管廊---分离式配筋
双舱综合管廊---分离式配筋
三舱综合管廊---附加式配筋
内容节选自刘轶群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图集宣讲PPT及国标图集《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