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36-2006: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废止
收藏
- 简介
- 目录
- 强制性条文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总则、基本规定、道路检测评价、路基养护、路面养护、人行道养护、掘路修复、道路附属设施的养护、养护状况的评定、养护工程的检查与验收、养护作业安全防护.
CJJ36-2006
1
1 总则
9
2 符号、代号
10
2.1 符号
10
2.2 代号
10
3 基本规定
12
4 道路检测、评价和养护对策
14
4.1 一般规定
14
4.2 经常性巡查
14
4.3 定期检测
15
4.4 特殊检测
17
4.5 路面技术状况评价
17
4.6 路面养护对策
24
5 路基养护
25
5.1 一般规定
25
5.2 路基翻浆
25
5.3 路肩
26
5.4 边坡
26
5.5 挡土墙
27
5.6 边沟、排水沟、截水沟
28
5.7 特殊土质路基
29
6 沥青路面养护
31
6.1 一般规定
31
6.2 常见破损的维修
31
6.3 路面上封层
33
6.4 路面补强
34
7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
36
7.1 一般规定
36
7.2 路面的日常养护
36
7.3 常见破损的维修
37
7.4 翻修及路面改善
39
8 其他路面养护
42
8.1 块石铺砌路面
42
8.2 水泥混凝土预制砌块路面
42
9 人行道的养护
45
9.1 一般规定
45
9.2 面层养护
45
9.3 基础养护
47
9.4 缘石养护
47
9.5 树池、踏步养护
48
10 掘路修复
50
10.1 一般规定
50
10.2 回填
50
10.3 基层修复
52
10.4 路面修复
52
11 道路附属设施的养护
54
11.1 分隔带及护栏
54
11.2 标志牌
54
11.3 检查井、雨水口
54
11.4 涵洞
55
12 养护状况的评定
57
12.1 一般规定
57
12.2 病害与缺陷的界定
58
12.3 养护状况调查方法
61
12.4 养护状况评定指标
62
12.5 养护状况评定
64
12.6 检查记录与资料管理
66
13 养护工程的检查与验收
67
13.1 一般规定
67
13.2 沥青路面养护工程的检查与验收
68
13.3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工程的检查与验收
69
13.4 人行道养护工程的检查与验收
69
13.5 其他路面养护工程的检查与验收
71
13.6 掘路修复的检查与验收
72
13.7 道路附属设施养护工程的检查与验收
72
14 道路养护作业安全防护
74
14.1 一般规定
74
14.2 交通安全措施
74
14.3 道路养护流动作业要求
75
附录A 城镇道路巡查表
76
附录B 城镇道路资料卡
78
附录C 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人行道路面损坏类型
79
附录D 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人行道路面损坏单项扣分表
82
附录E 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人行道路面损坏调查表
84
附录F 损坏评价杈函数曲线
86
附录G 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状况指数PCI计算方法
87
附录H 人行道状况指数FCI计算方法
88
附录J 设施分类年报表
89
附录K 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材料
90
附录L 城镇道路养护状况检查记录表
96
本规范用词说明
99
条文说明
101
1 总则
106
3 基本规定
107
4 道路检测、评价和养护对策
110
4.1 一般规定
110
4.2 经常性巡查
110
4.3 定期检测
110
4.4 特殊检测
111
4.5 路面技术状况评价
111
5 路基养护
112
5.1 一般规定
112
5.2 路基翻浆
112
5.3 路肩
113
5.4 边坡
113
5.5 挡土墙
114
5.6 边沟、排水沟、截水沟
116
5.7 特殊土质路基
117
6 沥青路面养护
119
6.1 一般规定
119
6.2 常见破损的维修
119
6.3 路面上封层
121
6.4 路面补强
122
7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
123
7.1 一般规定
123
7.2 路面的日常养护
124
7.3 常见破损的维修
124
7.4 翻修及路面改善
125
8 其他路面养护
127
8.1 块石铺砌路面
127
8.2 水泥混凝土预制砌块路面
127
9 人行道的养护
129
9.1 一般规定
129
9.2 面层养护
129
9.3 基础养护
130
9.4 缘石养护
130
9.5 树池、踏步养护
130
10 掘路修复
130
10.1 一般规定
132
10.2 回填
132
10.3 基层修复
133
10.4 路面修复
133
11 道路附属设施的养护
135
11.3 检查井、雨水口
135
11.4 涵洞
135
12 养护状况的评定
136
12.1 一般规定
136
12.2 病害与缺陷的界定
136
12.3 养护状况调查方法
137
12.4 养护状况评定指标
138
12.5 养护状况评定
138
12.6 检查记录与资料管理
138
13 养护工程的检查与验收
140
14 道路养护作业安全防护
141
14.1 一般规定
141
14.2 交通安全措施
141
14.3 道路养护流动作业要求
142
附录G 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状况指数PCI计算方法
143
附录H 人行道状况指数FCI计算方法
152
3.0.8 城镇道路的掘路开挖断面严禁上窄下宽。道路结构修复时应满足其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
4.2.7 在经常性巡查中,当发现道路沉陷、空洞或大于100mm的错台以及井盖、雨水口箅子丢失等影响道路安全运营情况时,第一发现人应按应急预案处置,立即上报、设置围挡,并应在现场监视。
4.4.1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特殊检测:
1 道路大修、进行改扩建时;
2 道路发生不明原因的沉陷、开裂、冒水;
3 在道路下进行管涵顶进、降水作业、隧道开挖等工程施工期间;
4 道路超过设计使用年限时。
10.1.1 掘路前应查明地下管线状况,挖槽时不得损坏原有的地下管线。
10.2.1 掘路沟槽回填,严禁使用淤泥、腐殖土、垃圾杂物和冻土。
11.4.1 每年洪水和冰雪季节前后,应对涵洞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应包括:
1 洞内的淤积程度;
2 涵洞主体结构的开裂、漏水、变形、位移、下沉及冻胀程度;
3 涵顶及涵背填土沉陷程度。
14.1.1 养护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进入养护作业现场内的人员,必须穿戴具有反光功能的安全标志服和防护帽。
图书评论
暂无相关数据
我也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