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36-2006
1 总则
2 符号、代号
2.1 符号
2.2 代号
3 基本规定
4 道路检测、评价和养护对策
4.1 一般规定
4.2 经常性巡查
4.3 定期检测
4.4 特殊检测
4.5 路面技术状况评价
4.6 路面养护对策
5 路基养护
5.1 一般规定
5.2 路基翻浆
5.3 路肩
5.4 边坡
5.5 挡土墙
5.6 边沟、排水沟、截水沟
5.7 特殊土质路基
6 沥青路面养护
6.1 一般规定
6.2 常见破损的维修
6.3 路面上封层
6.4 路面补强
7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
7.1 一般规定
7.2 路面的日常养护
7.3 常见破损的维修
7.4 翻修及路面改善
8 其他路面养护
8.1 块石铺砌路面
8.2 水泥混凝土预制砌块路面
9 人行道的养护
9.1 一般规定
9.2 面层养护
9.3 基础养护
9.4 缘石养护
9.5 树池、踏步养护
10 掘路修复
10.1 一般规定
10.2 回填
10.3 基层修复
10.4 路面修复
11 道路附属设施的养护
11.1 分隔带及护栏
11.2 标志牌
11.3 检查井、雨水口
11.4 涵洞
12 养护状况的评定
12.1 一般规定
12.2 病害与缺陷的界定
12.3 养护状况调查方法
12.4 养护状况评定指标
12.5 养护状况评定
12.6 检查记录与资料管理
13 养护工程的检查与验收
13.1 一般规定
13.2 沥青路面养护工程的检查与验收
13.3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工程的检查与验收
13.4 人行道养护工程的检查与验收
13.5 其他路面养护工程的检查与验收
13.6 掘路修复的检查与验收
13.7 道路附属设施养护工程的检查与验收
14 道路养护作业安全防护
14.1 一般规定
14.2 交通安全措施
14.3 道路养护流动作业要求
附录A 城镇道路巡查表
附录B 城镇道路资料卡
附录C 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人行道路面损坏类型
附录D 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人行道路面损坏单项扣分表
附录E 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人行道路面损坏调查表
附录F 损坏评价杈函数曲线
附录G 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状况指数PCI计算方法
附录H 人行道状况指数FCI计算方法
附录J 设施分类年报表
附录K 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材料
附录L 城镇道路养护状况检查记录表
本规范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1 总则
3 基本规定
4 道路检测、评价和养护对策
4.1 一般规定
4.2 经常性巡查
4.3 定期检测
4.4 特殊检测
4.5 路面技术状况评价
5 路基养护
5.1 一般规定
5.2 路基翻浆
5.3 路肩
5.4 边坡
5.5 挡土墙
5.6 边沟、排水沟、截水沟
5.7 特殊土质路基
6 沥青路面养护
6.1 一般规定
6.2 常见破损的维修
6.3 路面上封层
6.4 路面补强
7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
7.1 一般规定
7.2 路面的日常养护
7.3 常见破损的维修
7.4 翻修及路面改善
8 其他路面养护
8.1 块石铺砌路面
8.2 水泥混凝土预制砌块路面
9 人行道的养护
9.1 一般规定
9.2 面层养护
9.3 基础养护
9.4 缘石养护
9.5 树池、踏步养护
10 掘路修复
10.1 一般规定
10.2 回填
10.3 基层修复
10.4 路面修复
11 道路附属设施的养护
11.3 检查井、雨水口
11.4 涵洞
12 养护状况的评定
12.1 一般规定
12.2 病害与缺陷的界定
12.3 养护状况调查方法
12.4 养护状况评定指标
12.5 养护状况评定
12.6 检查记录与资料管理
13 养护工程的检查与验收
14 道路养护作业安全防护
14.1 一般规定
14.2 交通安全措施
14.3 道路养护流动作业要求
附录G 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状况指数PCI计算方法
附录H 人行道状况指数FCI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