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高质量发展就是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接近65%,随着城市建设由过去大规模的增量建设,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转变,城市发展主战场也悄悄逐渐转移。一座城市的发展,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人民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成为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的风向标。
让老旧小区“新起来”
更新是城市永恒的主题,是城市保持活力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的重大工程项目。
走进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中化宿舍小区,焕然一新的面貌让人眼前一亮。5米高的小区大门庄严肃穆,5栋干净、整洁的居民楼有序排列,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分布清晰,老人、小孩在休闲广场各得其乐。“这里以前是小区的‘废旧场’,堆放着居民丢弃的破沙发、棚架等杂物,如今建成了一处休闲区,还安装了健身器材、棋盘、休闲座椅等设施,丰富了大家的生活,大家特别开心。”社区居民赵平乐呵呵地说。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石家庄市对645个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2022年将在此基础上再改造956个老旧小区,为近30万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近年来城市建设领域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推动城市结构调整优化、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抓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这个“牛鼻子”,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加快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就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宜居生活的新期待。改善的是环境,凝聚的是民心。
从各地城市更新实践来看,除了老楼加装电梯、上下水改造等“基本操作”,在社区功能完善方面的探索更是备受瞩目:利用居住社区内空地、荒地及拆除违法建设腾空土地等配建设施,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增设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健身设备、新能源车充电桩等,提升了社区品质;通过对“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节约土地,形成了新工业、新商住、新生态等集聚区。
2019年~2021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1.5万个,惠及居民超过2000万户。让城市更优雅,让市民更舒适,随着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推进,城市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让历史文化街区“活起来”
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前面那个地方为御码头,相传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济宁时曾在此处登船。”一河碧水,两岸青葱,泛舟于山东济宁“运河记忆”景区,游客在桨声灯影里谈论着、体会着运河昔日的繁华。近年来,山东以“绣花功夫”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深挖历史资源。2021年,山东全省新增历史建筑近1000处,全面清查大拆大建、拆真建假等行为,形成了95条问题清单,实行整改销号管理。如今,山东各地不少历史文化街区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在城市建设中,一些地方一度重经济、轻文化趋势明显。城市失去个性,文脉模糊,记忆依稀,历史遗存支离破碎。一方面是拆得很惨,一方面是建得很糟。摒弃“大拆大建”思维模式,让各类历史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实现永续传承,是历史赋予今天城市建设者的使命。如何让历史文化街区“活起来”,重新成为城市亮点,在科学保护基础上,近年来各地不断探索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方法和路径,坚持以用促保,丰富城市特色和内涵。
重庆山城巷坐落在长江之畔,依山而建、沿崖而上,保留了许多明清以来的院落、吊脚楼等历史建筑,是重庆“母城”的重要记忆。自2018年以来,当地按照“延续山城文化记忆、助力城市有机生长”理念,在改造中既保留历史建筑肌理和脉络,原汁原味展现老城风貌,又在环境美化、片区功能和公共设施建设上升级完善,打造出一个有文化、有记忆、有新生、有活力的全新街区。保留人间烟火的生活空间和老街,注入新的流动活力和独创性,有温度、有灵魂,体现了城市发展的时代新风。
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古”和“旧”不是一座城市的包袱,而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累计划定历史文化街区1200片、确定历史建筑5.75万处。保护传承与时代创新相得益彰,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让不少历史文化街区实现了“蝶变”。
让城市发展本底“绿起来”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发展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城市建设凸显绿色理念,构筑城市绿色本底,既是人民生产生活得以持续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自然基础。
古朴自然的村庄,碧波荡漾的湖水。云南省大理市苍山洱海间,蜿蜒的生态廊道宛若一条美丽的“绿丝带”,将沿洱海的白族传统村落连接起来。大理之美在洱海,洱海之魅在清澈。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流域经济发展、人口聚集和生产生活方式变化,洱海一度因为水质下降而“黯然失色”。随着洱海生态廊道工程项目推进,洱海生态环境持续复苏。129公里环湖生态廊道,使湖滩、湿地等栖息空间“失而复得”,湖滨带也由“人进湖退”侵占模式转变为“人退湖进”人湖共生模式。如今,洱海畔,随着生态廊道延伸,沿途乔木、灌木、水生植物快意生长,林间蝉鸣声声,游客三五成群……曾因污染而失去光泽的高原明珠洱海被擦亮,体现了大理人不断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做大金山银山“价值”的努力,也是近年来各地践行绿色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样本。
新时代的城市建设,绿色低碳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绿色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优化给城市带来了宜居性,绿色生活方式的新时尚、新习惯更让人感觉到城市文明进步。
“我家距离单位5公里左右,以前我开车上下班。自从梅湖绿道提升改造后,只要不下雨,我都会骑自行车上下班,不仅低碳节能,还能沿途欣赏美丽风景,一路呼吸新鲜空气,精气神都比以前好多了。”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市民章丽云说。走在青云谱区八大山人梅湖绿道上,总能看到市民骑行的身影。
道在林间走,人在画中游。近年来,作为一项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我国各地因地制宜推进绿道建设,突出地域特色,扮靓城市风貌,为居民构建起更多绿色生活空间。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已建设绿道8万余公里。有人感叹,作为曾经的“自行车王国”,骑行变身成了“潮”生活。随着各地城市绿道等慢行系统建设稳步推行,越来越多市民选择自行车等低能耗出行方式通勤、出游、社交,绿色低碳出行深入人心。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树更绿了,城市人居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品质的有效提升,让人民群众在受益中体验到绿色生活的惬意,更增强了对城市美好未来的憧憬。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也正在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最靓的底色。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2.10.11 林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