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在3月3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消息称,近日正式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其中,围绕水安全保障方面,将加快完善提升水务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开展积水内涝防治,“城市看海”问题将得到解决。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基础设施累计投入超1.2万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4倍,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运,基础设施的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此次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重点围绕水务、绿化、能源等方面明确了未来5年的建设任务。
在水务发展中,规划提出到“十四五”期末,北京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到每万元10立方米以内,生产生活年用水总量控制在30亿立方米以内,地下水年开采量力争降至14亿立方米左右。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伊锋说,全市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率将达到40%以上,主城区积水点实现动态清零,解决“城市看海”问题。
在园林绿化方面,北京市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5%;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全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7平方米;全市森林蓄积量3450万立方米;林地绿地年碳汇量1000万吨。
规划还提出,将初步构建京津冀城市群2小时交通圈和北京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全市轨道交通(含市郊铁路)总里程达到1600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300公里,市郊铁路运营里程力争达到600公里。同时,北京中心城区45分钟通勤出行比例将达到60%。
根据规划,北京市力争“十四五”时期,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8050万吨标准煤左右,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率先达峰后稳中有降。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6.5%,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超过14.4%。
据介绍,规划充分落实“形成首都基础设施适度超前、相互衔接、满足未来需求的功能体系”要求,从百姓感知视角增加了中心城区45分钟通勤出行比例等6项可监测、可感知的指标。同时,聚焦“减量发展”“绿色低碳”等首都发展阶段性特征和要求,以更高品质的基础设施,为首都城市更好运行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2.03.04 郭宇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