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服务资讯>地方资讯

绿水青山间的靓丽风景线——美丽城镇建设的“杭州样本”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2-11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曾经,游人的目光关注最多的是波光潋滟的西子湖、古色古香的灵隐寺、自然天成的富春江……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视线投向广阔的乡野,聚焦绿水青山间的那一座座美丽的城镇——它们以点带线、串珠成链,互相依偎又各具特色,共同构建成“大美杭州”簇新的靓丽风景线。

水清景美心里爽

  天气渐凉,每天晚饭后,萧山区义桥镇富春村66岁的罗吾根大爷喜欢到村边的净水公园走一走。石径亭榭,小桥流水,鸟语呢喃,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边走边赏景,那叫一个美。

  “以前黑水污水到处流,味道特别冲,别说出来遛弯了,在家也要把窗子关严实。”罗大爷说,自从村里建起了净水公园,水一天比一天清,自己的心情也一天比一天爽。

  荷花、铜钱草、水葫芦、鸢尾花……净水公园里高低错落的花花草草,将村庄妆点得格外美丽,也将治污与造美进行了高度融合。富春村以江南水乡的设计手法,通过设置景观水系、种植水生植物和优化治污设施布局,实现了“水清、无味、点绿、景美”的目标。

  “今年我们还率全省之先,提出打造‘农村污水零直排村’”,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打造“零直排村”,杭州选取了9个示范站点,在尾水资源化利用、除臭降噪、运维废弃物控制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开展研究和示范应用,实现“污水全收集、雨污全分流、处理全达标、资源全利用、监管全智慧”。

  临安区太湖源镇指南村将“花园式处理终端”“星级公厕”理念融入到村落景区建设中去,经处理后的污水用于公厕“冲澡”及绿化浇灌。桐庐县莪山畲族乡将处理设施的出水经收集、深化处理后,用于周边农田绿地灌溉和地面冲洗等。建德市钦堂乡葛塘村将终端处理后的残留有机物和营养元素的“肥水”重新用于终端果树基地的灌溉,实现了终端肥水利用与农业产业相结合。

  义桥镇复兴村在污水处理试点建设中,通过整合改造,解决了传统治理方式中终端“多、散、小、低”的弊病,提升了终端出水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同时,增加了共享洗涤房、自动灌溉系统、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提升了功能整体性。“我们村越来越干净、越来越漂亮了,一点儿也不比城里差。”村民李海仙感叹说。

垃圾分类“三十六计”

  “叮叮叮,叮叮叮……”每天早晨7:30左右,余杭区径山镇径山村里洪组村民崔叶根都会寻声而出,将早已分类装好的垃圾,倒入播放着音乐的流动垃圾车。

  “这声音听惯了,一听到就知道要把自家的垃圾分门别类装好送出来了。”崔叶根告诉记者,村里刚开始推行垃圾分类的时候,他觉得很不习惯,很麻烦,现在已经能熟练地对垃圾进行分类了。

  这是径山镇实施“垃圾分类三十六计”中的一计,即“精品区块音乐线”计,村民听到定时播放的特定音乐,就会将自家分好类的垃圾进行投放。

  明知“中计”的崔叶根却很乐意,他家围墙上悬挂着红色的“星级文明户”光荣牌匾,庭有花草、院内整洁、垃圾分类、勤劳创业、家庭和睦,牌匾上的五个星,一个也不能少啊。

  示范网格计、红黑榜计、补助考核挂钩计、党员干部公示计、村规民约计、积分奖励计……为推广垃圾分类,径山镇“一计连一计”,全镇在15个村社建立垃圾收运专线,建成垃圾不落地音乐线5条,新增“虎哥”服务站点1个,改建垃圾中转站1个,垃圾分类正确率达95%以上。

  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治理美。杭州着力构建“五美”共生的城镇宜居新格局,美美与共,向美而行,而环境美首当其冲。

  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来自江西宜春的雷俏大学毕业后到杭州工作,跟着男朋友来到径山镇小古城村。干净整洁的村路,淳朴善良的民风,不断增长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让她怦然心动,毅然决定在这个3A级景区村庄安家。现在,她不仅自己开了酿酒工坊,还是村子里最忙碌的“金牌”导游。

兴业富民产业美

  走进西湖区龙坞茶镇“大茗堂茶科技文化体验馆”,顿时眼前一亮,科技馆一层是按照国家药品生产洁净标准建设的可视化生产车间,生产茶叶提取物加工而成的膳食营养补充食品,基本实现全自动操作,最大限度保证食品安全和可追溯性。这里没有马达轰鸣,没有忙碌的流水线,产品却远销海内外。

  “大茗堂是一家专业从事茶叶深加工产品科研开发销售推广的企业,2017年我们选择落户龙坞茶镇,就是因为这里是杭州市政府倾力打造的全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茶健康特色小镇,这里集聚了产业的能量,也凝聚了很高的休闲旅游人气。”大茗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方育敏告诉记者。

  近年来,素有“千年茶镇、万担茶乡”美誉的龙坞茶镇通过推动三产融合,延长产业链条,立足原有西湖龙井种植生产,做深做透茶文章,构建“茶﹢文化、旅游、创意、民俗、运动、养生”七位一体、错位发展的特色产业体系,实现了兴业富民产业美。

  乡村振兴,不仅要美,而且要富。杭州美丽城镇建设始终坚持“两山”理念,高质量推动城镇、乡村产业发展,不断拓宽居民增收渠道,涌现了“龙坞茶镇”“戴村体旅小镇”“湍口温泉小镇”“梅城千年古府”“径山禅茶小镇”“楼塔医养小镇”等美丽经济典型。全年全市共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基地18个,新增智能工厂、无人工厂35个,新增龙头企业23个,新增田园综合体45个,新培育或引进省级以上科研院所28个,新增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4243个,美丽城镇向美丽经济转化的步伐不断加快。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杭州考察时指出,要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推动工商资本、科技和人才“上山下乡”,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遵循总书记的指示,杭州的美丽城镇建设按下了“快进键”,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为统领,围绕“功能便民、共享乐民、兴业富民、魅力亲民、善治为民”5个目标,打造美丽城镇的“杭州样本”。据统计,2020年全市美丽城镇建设计划开工项目1941个、计划总投资约569亿元。截至11月底,全市1941个项目均已提前开工、开工率100%,完成投资约567亿元、完成率99%,总体完成情况位居浙江省前列。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0.12.08 记者 龚后雨

热点文章

最新文章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主语国际2号楼
100048
010-68799100
关注国标电子书库
关注国家标准建筑设计
关注国标平台
收藏成功!选择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