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既要‘查得上来’,更要‘整得下去’。”福建省泉州市房屋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指挥部综合协调组相关负责人近日介绍说。据了解,在“查得上来”方面,泉州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属地管理与行业监管相结合的办法,确保排查全覆盖、底数全摸清。在“整得下去”方面,通过完善“机制链条”、拧紧“责任链条”、形成“共治链条”、打造“智慧链条”,让排查与整治无缝对接,形成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闭合链。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并核实房屋底数169.1万栋,其中人员密集场所房屋11.3万栋。
环环相扣,完善“机制链条”
在开展房屋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过程中,泉州注重顶层指挥,成立市级房屋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等9个专项工作组,并抽调住房和城乡建设、自然资源和规划、城市管理等部门的80多名干部集中办公。13个县(市、区)同步建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指挥部,以“战时状态、战时思维”协调开展行动。
同时,形成倒查机制。坚持“属地排查、市级抽查”,压紧压实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业主主体责任,对抽查发现的漏报、少报、错报问题,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并实行终身责任制。建立督促指导机制。坚持督促和指导“一并抓”,组建12个专业工作指导组,每周至少一次下沉一线,对各地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进行督导。
四级联动,拧紧“责任链条”
泉州实行市、县、镇(乡)、村(社区)四级联动,上下一盘棋,集中人力、物力,通过镇村排查、县级核查、市级抽查多轮覆盖,摸清房屋底数,排查隐患风险。
第一,镇、村网格化排查。镇、村通过“人工拉网﹢脚步丈量”,组织干部、网格员等,逐栋清村、清楼、清企,全面摸清房屋总数,做到“一栋不漏”。第二,县级“过筛式”核查。各县(市、区)在乡镇排查基础上,针对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类型房屋,抽调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专业过筛﹢逐栋核验”,深查细查,逐一核实确认安全隐患类型,建立明细清单。第三,市级全覆盖抽查。市级发动370家施工企业和设计单位的595名专业技术人员,组建12个技术服务团队,以乡镇为单元,按“沿海乡镇20%、山区人员密集场所较多乡镇50%”的比例随机抽查,全市共抽取32个乡镇的36万栋房屋进行全面核查。
条块结合,形成“共治链条”
泉州坚持“条块结合、部门联动”,让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既全面覆盖,又重点突出。
一是条块结合。强化各行业对各自领域房屋安全监管责任,按照属地落实、行业督促“两条线”,对群租房、“两违”建筑等房屋集中开展排查整治,并实行闭环管理。二是部门联动。住房和城乡建设、自然资源和规划、城市管理等部门联动、联合推进,共排查群租房2.11万栋。三是分类施策。坚持把握重点、紧抓难点,对钢结构建筑进行专业排查,采用“政府购买服务、依托国内钢结构领域专业技术机构”的形式,排查钢结构房屋1.35万栋。对民房、闲置厂房、临时建筑出租作为仓库房屋实行安全管理登记,并由属地安全生产办公室备案,及时掌握动态情况。
全域织网,打造“智慧链条”
为确保房屋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取得实效,泉州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实现“排”与“治”同步。
首先,设计大数据(图斑)比对的数学模型,编印大数据分析工作手册,指导各县规范数据归集、处理、分析、推送、存档等工作流程。其次,强化多部门信息互通共享,对流动人口信息、不动产登记审批等大数据进行空间关联、比对、核查,获取更加精准的人员密集场所信息。最后,充分利用福建省房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等平台,及时收集、汇总各地房屋数量、房屋结构类型、房屋安全隐患类型等信息,并总结分析隐患特点、各地处置进度等,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同时,探索建立三维房屋信息管理系统,对房屋进行全生命周期动态监管,切实变“被动管理”为“主动预警”。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0.07.23 詹秋冰 洪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