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府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一周年的“年报”。
经过1年努力,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基本建成。截至目前,上海完成了2.1万余个分类投放点规范化改造,道路废物箱设置数量优化调整至4.1万余个;累计配置湿垃圾车1537辆、干垃圾车3077辆、有害垃圾车99辆、可回收物回收车239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15座生活垃圾处置设施项目全部开工,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处置总能力达到24350吨/日。
上海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未来的垃圾分类将着重在5个方面发力。一是巩固提升源头的分类实效,力争使居住区(村)和单位分类达标率达到95%,示范街镇分类达标率达到85%以上。二是在收运中端,完善“两网融合”体系。加快生活垃圾分类清运体系和生活源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两网融合”,完成6000个可回收物服务点、170座中转站和10座集散场标准化审核;培育一批功能型资源化利用项目。三是在处置末端,加快处置能力建设。上海今年计划新增干垃圾焚烧能力2000吨/日,使干垃圾焚烧总能力达到21300吨/日;新增湿垃圾集中处置能力1450吨/日、就地处理能力500吨/日,使湿垃圾处理总能力达到7000吨/日;预计今年年底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四是强化政策支持引导,全面实施可回收物补贴政策,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五是加强执法保障,重点围绕源头减量制度等持续开展日常执法检查和专项执法行动。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0.07.06 扈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