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服务资讯>地方资讯

村村过硬 户户过硬 全面过硬——陕西省延安市着力实现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见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6-19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陕西省延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精神,把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紧围绕“村村过硬、户户过硬、全面过硬”的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农村危房改造“四清一责任”工作机制,精准施策、尽锐出战,全市历史性地告别了绝对贫困,693个贫困村退出、19.64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年底的13.2%下降到0.57%,全市43.22万农户全部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

帮扶对象“清” 彰显普惠性 政策扩面全覆盖

  围绕“帮扶谁”的问题,在全面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的基础上,2018年,延安市将农村危房改造帮扶对象扩面到4类重点对象之外的所有农户,市财政给予每户1万元的危改补助资金,实现了政策普惠。全市按照“不漏一村一户,发现一户、鉴定一户、改造一户”的要求,共排查建档立卡贫困户60925户、一般户中的边缘户490户、其他一般户370861户。截至目前,累计实施危房改造1.13万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172户,中省补助、市县配套累计投入2.46亿元。既做到普惠又区别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危改帮扶补助政策,最终覆盖所有农户,有效提升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满意度。

分级鉴定“清” 紧抓关键点 措施精准见实效

  延安市严格执行户村镇县四级申请鉴定程序,紧抓危窑改造关键点,围绕“怎么改”,精准施策,取得实效。

  窑洞是陕北传统特色民居。据统计,延安市34%左右的农户居住在窑洞内。由于湿陷性黄土地质特点和退耕还林后降雨增多,传统窑洞防雨抗灾能力相对较弱,形成延安农村危房以窑洞居多的局面。为了科学有效指导危房鉴定改造,延安市因地制宜,组织专业力量编制了土窑洞、砖石窑洞危险性鉴定2个技术导则,推广特色民居建设和危窑危房加固维修2个技术图册,制定了土窑洞接口和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2个技术指南,建立了系统完备的技术指导支撑体系。

分类改造“清” 立下军令状 包抓督察强推进

  延安市按照“分类改造、精准实施、统筹推进”的原则, 坚持市县镇村四级书记抓危改,全面落实市县镇和行业部门分级包抓责任制,市县两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同步落实包抓责任,强化包抓干部危改政策和技术培训,确保每户危改对象都有干部包抓,每名包抓干部做到政策、技术掌握全面。每年组织开展“四不两直”市级督察,逐县(市、区)下发问题清单和督办书,跟踪落实问题整改,强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落实、各类问题整改。2017年以来,组织4类重点对象修缮加固C级危房3021户、D级新建2259户,非4类重点对象修缮加固C级危房2990户、D级新建2984户。

验收兑付“清” 闭合责任环 危房清零抓落实

  延安市立足危改资金保障,通过农户自筹、中省补助、市县配套、群众投工投劳等多项措施筹措危改资金,严格执行村初验、镇复核、县验收程序,落实竣工验收后30天内“一卡通”直通车拨款政策。

  今年年初以来,延安市紧紧围绕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扎实开展“三排查三清零”,明确驻村“四支队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扶贫部门的工作责任,实现危房排查、鉴定、改造、验收责任明晰、任务明确、措施精准、清单齐备、层级背书的“四清一责任”工作责任闭环。排查出的35户新增危房已全部完成改造竣工入住,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住房安全鉴定表、危改户竣工验收表等住房安全标识全部到户,2412户建新拆旧重建户做到了应拆尽拆、应封尽封,问题基本清零,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保障信息录入率达到100%。

  延安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受到省政府落实重大决策真抓实干激励通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全省推广了延安创新工作机制、创新档案管理、创新督察暗访办法、创新认定程序、创新宣传方式“五项创新”经验。

  农村危房是一个持续产生、动态变化的过程,危房改造工作不会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为此,延安市制定了农村住房安全动态核查办法,每年3月和10月做到两次集中核查与农户随时申请认定相结合,建立农村危房改造长效机制,实现农村危房在动态中清零。

  延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步亮表示,作为革命圣地,让老区人民住房安全有保障是应尽的政治责任。下一步,延安市将按照实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原则,编制推广具有延安特色的农房设计图集,切实提升农房建设改造水平,持续改善农户居住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村住房由安全保障向宜居舒适转变,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0.06.17 王龙

热点文章

最新文章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主语国际2号楼
100048
010-68799100
关注国标电子书库
关注国家标准建筑设计
关注国标平台
收藏成功!选择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