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通道县”)曾是湖南省经济洼地。建档立卡之初,全县2239平方公里范围内,贫困发生率达23.76%,贫困户11923户49167人。经过各方不懈努力,通道县去年成功脱贫摘帽。
作为曾经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湖南省深度贫困县,通道县农村住房风格却别具特色——大多数为典型的侗族干栏式吊脚楼木质结构。但是,由于年久失修且资金短缺,大量房屋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农村群众生命财产时刻受到威胁。2014年以来,通道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始终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精准扶贫重中之重来抓,尽锐出战、精准施策,先后投入1亿多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314户,全面解决了全县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
全覆盖排查 不漏一栋一户
通道县凝聚联村县领导和县直帮扶单位负责人、包村乡镇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村“两委”干部四支队伍工作合力,压实“联乡县领导包乡、联村县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结对帮扶干部包户”工作责任,对照公安户口信息和居民户口本逐户核查,做到“排查一户、标注一户、登记一户、建档一户”。全县共排查农村房屋44898户,其中“4类重点对象”17129户,2019年共排查出危房1436户。
在技术层面,通道县在乡镇初审、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复核的基础上,县财政去年安排专项经费,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技术力量100余人,分11个调查组,结合当地少数民族特点,制定鉴定方案,将房屋地基、主体结构、墙面、瓦屋面、吊脚楼木质结构等作为鉴定主要内容,对全县11个乡镇152个行政村44898户农村房屋进行全覆盖鉴定,出具鉴定报告,全面掌握农村房屋安全情况。
做好这项工作,离不开群众响应。2019年,县财政投入50余万元,对全县“4类重点对象”鉴定为A级、B级的房屋和闲置农房全部挂牌,共挂牌20487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结对帮扶干部及时登门,面对面地把鉴定结果、防范要求、注意事项,对群众进行耐心讲解,主动宣传、答疑解惑,得到了各界理解和支持。
全过程监管 确保户户满意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通道县坚持精准分类,对已脱贫仍住危房的“4类重点对象”和原已享受过1次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由财政资金解决;对子女在本县范围内有安全住房、父母仍住危房的对象,动员其与子女同住或自行修缮;对常年在外务工创业有安全住房、农村住房闲置的对象,统一挂牌到位;对一户多宅、建新不拆旧的对象,统一挂牌或拆除;对原在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要求回村新建房屋的五保老人,做好劝返工作;对贫困村“非4类重点对象”、惟一住房为C级和D级危房但经济条件尚好的,动员其进行改造;对“4类重点对象”中住房为A级和B级、通过补助小额资金能改变房屋现状的,采取民政及其他救助渠道解决。
针对列入危房改造范围的C级、D级危房,按照鉴定报告显示的房屋安全隐患点,以保安全为基本原则,列出工程量和造价概算清单,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逐户签订危房改造意向协议,做到“一户一清单”。考虑到全县多数房屋为木质结构这一特点,通道县注重内部挖潜,发挥本地能工巧匠作用,先后培训300名工匠,发放工匠证200余本,组织工匠队伍17支,负责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对D级危房改造,则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设计、指导,由骨干工匠负责全程施工,确保改造质量。
加强监管是提高农村危房改造质量的重要一环。在县、乡、村三级监管前提下,县财政安排专项经费,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农村危房改造方案、质量安全、工程计量等实施全过程跟踪监管,做到“危改方案不批准不施工、不计量不验收、问题不整改不结算、群众不满意不付款”。2019年,第三方机构督促施工队补量整改73户,金额达21万元,群众满意度得到全面提高。
全问题跟踪 第一时间清零
根据上级交办任务,通道县把危房改造问题分成计划分配、项目建设、施工管理、质量安全、资金拨付、群众满意、竣工入住、防止微腐败8大类,分项归纳问题,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和时限,确保问题整改做到有的放矢。
在农村危房改造中,通道县实行领导包案制度,组建工作专班,明确整改责任人,实行“一案一领导,一周一调度一通报”制度,对重点、难点问题及时交办、专人跟踪、专门督察、最严追责。2017年至2019年,上级共交办问题79个,通道县做到及时整改、销号清零。与此同时,当地还实行问题整改公开制度,对相关情况及时通过镇、村公开栏公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对问题整改有异议的,该县派专人上门答疑,同时邀请镇、村人大代表对问题整改跟踪督促,进行满意度测评,形成上下贯通、公开透明的整改氛围。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0.06.10 记者 赵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