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满枝头,繁花争艳。三月的津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派生机盎然的繁荣景象。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天津市一系列重点建设项目开始了复工复产,项目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监理工程师井然有序地奋战在工作岗位上……
截至3月24日,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推动的101项市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项目,已经全部实现复工,复工率达100%。全市2528个建筑工地均未发生疫情,疫情防控有效、安全生产稳定。
保持“战时”状态 既要“防得了”也要“防得好”
从1月22日开始,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立即进入疫情防控“战时”状态。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及时将相关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和要求,通过微信群、短信等方式,第一时间发送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各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各区支队以及企业、项目负责人,保证各项政策措施传达部署到位,切实把广大执法人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上来。同时,市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和各区支队从工作纪律、单位内部防控方面严格管理,对防控疫情执法检查工作进行再部署。
开展不间断的执法检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检查执法工作有序开展、不停不乱。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每日统计建筑工地及人员动态信息,掌握建筑工地施工情况和人员变化,认真落实“日排查”“日报告”工作,摸清底数、掌握动态,有的放矢、精准施策,为进一步科学制定建筑工地疫情防控有效措施打牢基础。利用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移动短信平台,编制发布疫情防控工作信息,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建筑工地和有关单位及时掌握最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截至目前,共发布疫情防控信息7次、累计发出1.8万余条。明确值班工作要求、工作职责,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坚决执行全市疫情防控各项部署要求,全天候处于“战备”状态。
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强疫情防控,有序推动复工复产,要着力解决好建筑工地“怎么复”、部门联动“怎么畅”、现场服务“怎么帮”、产业链“怎么接”、审批服务“怎么快”、防控措施和质量安全“怎么盯”等问题,把握这几个关键环节,才能帮助企业实现复工复产。
制定精准措施 既要“复得了”也要“复得好”
为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全力构筑“双战双赢”的防控堤,结合工作实际,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建筑工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措施的通知、有序做好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春节后建筑工地开复工人员错峰返津工作的通知以及全市建筑工地开复工疫情防控工作导则等,进一步明确开复工程序和标准,对复工项目在不审批、不备案、不设门槛的前提下,通过严格、全覆盖的现场监督核验,有力指导和服务建筑工地实施精准的疫情防控工作,尽快实现分区、分级、分类、分批有序开复工。
据统计,区属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工程重点项目381个,累计复工379个,复工率99.5%;一般项目累计复工1428项,新开工35项,呈现出明显增长态势。
全力排忧解难 既要“解得了”也要“解得好”
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成立了16个现场服务指导组会同市委帮扶工作组,落实天津市委“一企一帮扶,防疫指导和政策指导双专员”的帮扶机制,公布开复工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电话,积极受理并帮助企业和项目解决实际困难,深入重点工程一线强化帮扶指导、助力项目建设。对帮扶组人员进行培训,制定帮扶“1234”工作规程(即建立一套机制、服从双重领导、细化三项分工、建立四份清单)以及针对帮扶人员的“十到位”、“四不准”工作要求,规范帮扶行为。
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各重点工程建筑工地现场服务,通过多种形式掌握工程现场疫情防控、人员返津、项目建设等情况和存在的难点,解决防疫物资、农民工返津隔离、质量安全备案、原材料短缺等问题。打通全行业上下游产品供应链,充分调动行业协会的力量,组织建材业、混凝土、钢结构幕墙和门窗等行业协会,搭建建设施工企业与上下游企业联系桥梁,推动水泥、混凝土、钢材、装配式建筑材料、建筑玻璃、保温材料等404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建材企业实现复工复产,保证建材供应。截至目前,市区两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共出动17480人、检查建筑工地34573次,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宣传检查5851条。
推行快速审批 既要“办得了”也要“办得好”
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连续出台了关于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做好疫情防控促进项目开复工的通知、做好疫情防控推动复工复产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最大程度缩短工程项目审核周期,有效提高疫情防控期间审批服务效率,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全面推行“网上办”。疫情防控期间实施“不见面”审批,网上办理建筑业企业资质、从业人员资格、安全生产许可、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商品房销售许可等事项近3000件。
特事实行“特快办”。开通“绿色通道”,加快防疫应急工程项目审批。对与疫情相关的医疗、隔离和防疫物资生产、仓储等项目,按照“先开工建设、后补办手续”的原则,建立“特殊通道”主动服务、痛快办事、立时办复,保障泰达医院发热门诊改造、南开黄河道医院第二发热门诊改造等18个防疫应急工程及时开工建设与投入使用。
大力施行“简化办”。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减环节、压时限、降成本、强监管、保质量,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间,对社会投资低风险项目、带方案出让土地和规划建设条件明确工业项目、既有建筑改造项目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间。
同时,实施疫情防控期间“惠企”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对部分项目取消施工图审查,优化建设工程项目评标定标程序,将防疫措施费纳入工程造价。采取简化施工许可网上办理流程、延长各类资格资质证书有效期、适用合同不可抗力条款等多项务实举措,有序推动建设项目与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复工复产。
实现“双战双赢” 既要“赢得了”也要“赢得好”
紧紧围绕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建筑工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建筑工地疫情防控管理体系,组织指导各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对全市建筑工地采取有效防控措施,严防死守,坚决打赢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施工领域疫情防控阻击战。
遵循“复工千万条、防疫第一条,检查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的原则,坚持防疫、安全生产“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加大实地检查频次,重点检查返津人员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特别关注从高中风险地区返津的人员情况。着重检查工地人员密集区的疫情防控举措落实情况,包括办公室、食堂、宿舍、洗漱间和淋浴室等。做好检查人员个人防护工作,加强工地质量安全检查,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截至目前,已有13万名建设者奋战在津门大地的建筑工地上。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员表示,天津市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继续保持连续作战的精神,坚决做到“疫情不解除、工作不掉线”,坚决把各项部署要求落实到工地、落实到人,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全力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复工复产攻坚战,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0.04.02 记者 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