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垃圾分类引领着低碳生活新时尚。
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面,上海市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上海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办好。
上海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系列指示,采取“党建引领、制度保障、设施跟上、全区覆盖”等方法,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截至2019年年底,以居民主动参与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居住区垃圾分类达标率快速提高,全市1.2万余个居住区达标率已由2018年年底的15%提升到90%。16个区全面完成覆盖指标量,“全市整 区域覆盖”提前一年完成。
生活垃圾分类“上海模式”为全国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做出了积极探索和示范。其中,党建引领是灵魂,全民参与是关键。
党建引领 聚拢人心
垃圾分类看似小事情,实则大文明,其背后蕴藏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活垃圾分类“上海实践”取得阶段性成效,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对这项“老百姓身边最重要小事”的高度定位。201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先后6次作出批示,并赴崇明、闵行等地区视察推进。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为全市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2019年2月,全市四套班子召开全市万人动员大会,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社区,全流程开展深入调研。
上海市强调市级层面抓统筹、区级层面抓推进、街镇层面抓落实,坚持党建引领,落实好街镇党委、政府属地责任,发挥居民区(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用好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打造“居(村)委、党组织、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志愿者、社会组织多位一体”协同推进模式。
生活垃圾分类,看似举手之劳,实际做起来并不容易,甚至被称为“最困难的简单事”。上海市长宁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垃圾分类看似围着垃圾转,实质是居民思想认同、形成自觉的过程。党建引领就是做好引领人心的工作,要实现从“围着垃圾转”到“围着人心转”。在这场引领新时尚的动员中,长宁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各街镇党政一把手亲自上阵,成立了以街道书记和主任为组长的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一类型一办法”、“一小区一方案”,每周研究推进,及时解决难点问题。居民区党组织坚守一线,通过党建引领,促进自治共治,把社区党员、群众骨干、物业服务企业、驻区单位等凝聚在一起,成为生活垃圾分类的主体。
长宁区委组织部表示,垃圾分类宣传入户难入心,需要突破“五重门”——小区门、楼道门、电梯门、家门、心门。叩开这“五重门”,除了跑断腿、磨破嘴、挨家挨户宣传,还需要各种“攻心术”。比如通过“线上推微信﹢线下做活动”进小区门;通过楼组双语宣传页进楼道门;通过公益广告框进电梯门;通过“三个一”面对面送进家门,即一份社区报、一套分类图片、一封征询信,让居民明白“垃圾放对地方是宝贝,放错地方是污染”的理念,最终叩开他们的心门。各小区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各显神通,有的成立智囊团,有的制订垃圾分类专项规约,有的在箱房和楼道设立“时尚榜”。每月一评前十名楼组,每周一评差评楼组,每天一评家庭。如果自家没做好,导致楼道排名落后,自己也会不好意思。在党建引领下,“独角戏”逐渐变成各方参与的“大合唱”。
上海市长宁区中华别墅小区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引导在职党员、退休党员、楼组长、居民代表等率先行动,宣传到楼组、动员到每家。借助“三会”平台,引导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明确物业服务企业职责。引导辖区单位在职党员深入参与垃圾分类工作。通过“一平米”菜园认领、参与志愿指导等行动,使垃圾分类工作从居民区辐射到辖区单位,从而达到“垃圾分类﹢党建”、“垃圾分类﹢公益”、“垃圾分类﹢自治”、“垃圾分类﹢共治”的多重局面。同时,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参与源头垃圾分类,帮助广大家庭提高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社区治理能力强!”这是记者在上海采访时的切身体会,许多来上海参观学习者也发出了同样的感叹。这也是垃圾分类“上海模式”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
人人参与就不难
事关所有人的事,终究要动员起所有人。
长宁区虹桥街道爱建居民区中华别墅小区的保洁员卢广振说,以前,他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从居民扔的湿垃圾中拣出可回收的干垃圾。现在,180户居民已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已经能熟练地分类并定点投放垃圾了。许多居民看到没分好的垃圾,都会带着手套甚至徒手去拣、去分。中华别墅小区的居民让他从二次分拣工作中“脱身”,垃圾分拣这部分工作量大大减少后,他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小区绿化、楼道保洁上。
在退休居民张海婴家里,有4个“垃圾桶”:厨房洗手台边的一个电饭煲内胆里,装着菜皮等厨余垃圾,这是她家的湿垃圾桶;厨房门口一个超市用的塑料袋里装着用过的餐巾纸,这是她家的干垃圾袋;塑料袋边的小布袋里装着几节废电池,这是有害垃圾的“暂栖地”;厕所门口一个塑料袋里,装的则是废报纸等可回收垃圾。她对记者说,每天垃圾分类已经很自然,如果不分类的话,反而不习惯了。
在垃圾分类工作做得最好的崇明区,全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达到100%。一位村民说:“垃圾分类在崇明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作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志愿者活跃在上海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他们中有稚气未脱的中学生,也有退休老人。他们开展垃圾分类问卷调查、知识宣讲、现场引导,影响更多市民从“知道要分类”转变为“知道怎么分类”,从“知道很重要”转变为“自己要参与”。2019年2月,上海首家专门从事垃圾分类活动的专业化社会组织——上海虹口新时尚垃圾分类事务所成立。事务所将对社区居民、楼组长、居民委员会干部进行垃圾分类知识、操作步骤方面的宣讲培训,并帮助全区1万多名楼组长组织居民开展社区生活垃圾分类。
在黄浦区的教育系统内,“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的理念深入人心。卢湾区第二中心小学开展“淘淘丫丫齐参与,争做环保超能星”活动,利用放学时段在校门口设置“垃圾分类游戏墙”,供家长和学生共同学习相关知识。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的开学第一课上,“绿色小卫士”们以“微故事”的形式向全校师生讲述了假期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的实践感悟。黄浦区还先后创编了垃圾分类童谣100余首,在社区、学校中广泛传唱。上海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孩子的一句话可能改变一个家庭多年养成的习惯。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城市应尽可能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但是,扔垃圾这件事是一个例外。如果市民扔垃圾太‘方便’,整座城市的运营就不方便了。”
观念的更新与习惯的养成,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据统计,垃圾分类见成效、居民养成好习惯,日本用了27年,瑞典用了30年,德国用了40年。从教育入手,从娃娃抓起,开展大规模的垃圾分类宣传和培训活动,出台相应的激励引导措施,让垃圾分类上升为一种信念或价值观,最终习惯成自然——上海在居民习惯养成方面,为全国作出了表率。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0.01.10 记者 胡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