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北京召开2014 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新闻发布会,宣布今年9月22日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将在154个城市开展,活动主题是“我们的街道,我们的选择”。
此次活动希望传递的理念是,城市新建街道和街道改善应充分考虑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设施布局,同时收回已为机动车配置的部分空间,让人们更好地享受和重新使用公共空间。要改变道路空间分配优先次序,让那些使用绿色交通方式出行的人们能够享有最高程度的优先。据介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今年7月31日印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有关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了的相关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在会上指出,开展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推进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重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与空间环境一体化规划。二是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离不开以道路为主体的精细化、人性化设计。三是要加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城市政府要以无车日活动为契机,制定发展绿色交通的永久性措施。按照《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承诺书》的要求,参与活动的地方政府应“至少实施两项新的注重实效的政策措施,切实改善绿色交通出行安全和服务,促进汽车出行方式向绿色出行方式转变。”有利于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系统的政策措施,均可构成发展绿色交通的永久性措施。例如,新建或扩大步行街区、新建或延伸自行车道、提高公共交通的可达性和服务质量等。在交通管理方面,开展系列交通整治行动,对路内停车合理收费,避免免费停车和按次收费等,也是有利于绿色交通发展的长效措施。
无车日(Car Free Day)活动源自欧洲,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可持续交通活动。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自2007年举办以来,已经连续开展7届,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2013年,承诺开展活动的城市达到154个,涉及超过2 亿城区人口,至少有85项改善绿色交通的长效措施得以实施,这些措施涉及自行车和步行基础设施、完善公交设施和服务等方面。
摘自 《中国信息报》 2014.09.18 记者 张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