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范共分16章和1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竖井,斜井,斜坡道,平巷与平硐,溜井、溜槽与装卸矿硐室,地下破碎系统,硐室,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地下动力设备基础,管线布置,软岩类矿山井巷工程的特殊要求,消防,井巷安全标志等。
GB50915-2013
1
1 总则
15
2 术语和符号
16
2.1 术语
16
2.2 符号
17
3 基本规定
18
3.1 基础资料
18
3.2 岩石力学工作
19
3.3 井巷工程布置与支护原则
20
4 竖井
23
4.1 一般规定
23
4.2 断面设计
23
4.3 井筒装备
25
4.4 马头门
28
4.5 井颈与井筒支护
29
4.6 井筒底部结构与井底水窝
30
4.7 箕斗矿仓、装矿硐室及粉矿回收
31
4.8 盲竖井
32
4.9 风井
33
4.10 电梯井、设备井及管缆井
34
4.11 竖井延深
35
4.12 井筒装备防腐蚀
35
5 斜井
38
5.1 一般规定
38
5.2 有轨运输斜井
41
5.3 胶带斜井
53
5.4 其他用途斜井
44
6 斜坡道
45
6.1 斜坡道位置选择
45
6.2 斜坡道线路
45
6.3 坡度
46
6.4 断面
46
6.5 平曲线和竖曲线
48
6.6 其他
48
7 平巷与平硐
50
7.1 一般规定
50
7.2 断面设计
50
7.3 支护
53
7.4 硐口及硐门
54
7.5 水沟
55
7.6 平巷交岔点
55
7.7 有轨运输井底车场
56
8 溜井、溜槽与装卸矿硐室
58
8.1 溜井、溜槽
58
8.2 卸矿硐室
59
8.3 装矿硐室
60
8.4 溜井安全设施
61
9 地下破碎系统
62
9.1 一般规定
62
9.2 破碎系统平面及竖向布置
62
9.3 破碎系统硐室
63
10 硐室
66
10.1 一殿规定
66
10.2 水泵硐室
67
10.3 中央变配电硐室
68
10.4 水仓
69
10.5 井下爆破器材库及发放硐室
70
10.6 通风机硐室
72
10.7 电机车修理硐室
73
10.8 无轨设备修理硐室
74
10.9 防水门硐室
74
10.10 避灾硐室
76
10.11 储油硐室
79
10.12 其他硐室
80
11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
82
11.1 一般规定
82
11.2 锚杆支护
84
11.3 锚索支护
89
11.4 喷射混凝土支护
91
12 地下动力设备基础
94
12.1 一般规定
94
12.2 破碎机基础
95
12.3 板式给矿机基础
97
12.4 提升机基础
98
12.5 岩石锚杆基础
98
13 管线布置
102
13.1 一般规定
102
13.2 竖井管线布置
102
13.3 斜井管线布置
103
13.4 平巷和斜坡道管线布置
103
14 软岩类矿山井巷工程的特殊要求
104
15 消防
105
16 井巷安全标志
107
附录A 防水墙体长度计算
112
本规范标准用词说明
114
引用标准名录
115
附:条文说明
117
1 总则
125
3 基本规定
126
3.1 基础资料
126
3.2 岩石力学工作
127
3.3 井巷工程布置与支护原则
128
4 竖井
132
4.1 一般规定
132
4.2 断面设计
133
4.3 井筒装各
135
4.4 马头门
136
4.5 井颈与井筒支护
137
4.6 井筒底部结构与井底水窝
138
4.7 箕斗矿仓、装矿硐室及粉矿回收
139
4.8 盲竖井
139
4.9 风井
140
4.10 电梯井、设备井及管缆井
141
4.11 竖井延深
141
4.12 井筒装备防腐蚀
141
5 斜井
143
5.1 一般规定
143
5.2 有轨运输斜井
145
5.3 胶带斜井
145
6 斜坡道
147
6.2 斜坡道线路
147
6.3 坡度
147
6.4 断面
147
6.6 其他
148
7 平巷与平硐
149
7.1 一般规定
149
7.2 断面设计
149
7.3 支护
149
7.4 硐口及硐门
150
7.5 水沟
150
7.6 平巷交岔点
151
7.7 有轨运输井底车场
151
8 溜井、溜槽与装卸矿硐室
152
8.1 溜井、溜槽
152
8.2 卸矿硐室
152
8.3 装矿硐室
153
8.4 溜井安全设施
153
9 地下破碎系统
154
9.1 一般规定
154
9.2 破碎系统平面及竖向布置
154
9.3 破碎系统硐室
155
10 硐室
157
10.1 一般规定
157
10.2 水泵硐室
157
10.3 中央变配电硐室
158
10.4 水仓
159
10.5 井下爆破器材库及发放硐室
159
10.7 电机车修理硐室
160
10.8 无轨设备修理硐室
160
10.9 防水门硐室
160
10.10 避灾硐室
161
10.11 储抽硐室
162
11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
164
11.1 一般规定
164
11.2 锚杆支护
165
11.3 锚索支护
165
11.4 喷射混凝土文护
165
12 地下动力设各基础
166
12.1 一般规定
166
12.2 破碎机基础
166
12.3 板式给矿机基础
167
12.4 提升机基础
167
12.5 岩石锚杆基础
167
13 管线布置
169
13.1 一般规定
169
13.2 竖井管线布置
169
13.4 平巷和斜坡道管线布置
169
14 软岩类矿山井巷工程的特殊要求
170
15 消防
172
16 井巷安全标志
164
3.3.1 主要井巷工程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4 井口、硐口的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1m以上。
4.2.2 竖井提升容器之间以及提升容器与井壁或罐道梁之间的最小间隙应符合表4.2.2的规定。
5.1.2 斜井安全间隙不应小于表5.1.2的规定。
7.1.1 平巷和平硐的安全间隙不应小于表7.1.1的规定。
8.4.2 主溜井的装矿硐室及翻车机卸矿硐室应设操作硐室或操作平台。操作硐室应有新鲜风流供应,并应将污浊风流经通风系统排入回风巷,操作硐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2 装矿操作硐室应有确保人员安全撤离的通道。硐室底板标高应高出运输平巷轨面0.3m~0.5m,并应设有照明。
10.2.1 主水泵硐室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泵硐室不应少于2个出口。当水泵硐室靠近井筒布置时,其中一个出口应通往井底车场,并应设置防水门,另一个出口应用斜巷与井筒相连。
2 水泵硐室地面标高应高出其入口处巷道底板标高0.5m(潜没式泵房除外),并应低于变配电硐室地面0.3m;斜井水泵硐室通道与设有高低道的巷道连接时,应以高道一侧巷道底板计算硐室地面高程。潜没式水泵硐室地面应低于井底车场巷道轨面4m~5m,泵房联络道底板的最高点应高出其入口处巷道底板0.5m 。
10.3.1 中央变配电硐室长度超过6m时,应在两端各设一个出口;当硐室长度大于30m时,应在中间增设一个出口;各出口处均应装有向外开的铁栅栏门,潜在淹没、火灾、爆炸危险的矿井,还应设置防火门或防水门。
10.3.2 中央变配电硐室的地面标高应高出其入口处巷道底板标高0.5m;与水泵房毗邻时,应高出水泵房地面0.3m;潜没式水泵房的变配电硐室应高出其入口处巷道底板标高0.8m。
11.4.1 喷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与C15;竖井、斜井及重要井巷工程,喷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喷射混凝土ld龄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5MPa;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其抗拉强度不应低于2MPa,抗弯强度不应低于6MPa。
我也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