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S165-2013:海港总体设计规范现行
资源类型:行业标准
发布日期:2013-11-12
实施日期:2014-05-01
废止日期:-
入库日期:2018-05-23
主编单位:
收藏
- 简介
- 目录
JTS165-2013
1
1 总则
11
2 术语
12
3 港址选择
14
3.1 基本原则
14
3.2 选址要求与方法
14
4 设计基础条件
17
4.1 一般规定
17
4.2 运输需求
17
4.3 设计船型
18
4.4 气象
18
4.5 水文
18
4.6 地形、地貌
19
4.7 泥沙运动
20
4.8 地质
20
4.9 地震
21
5 港口平面
22
5.1 一般规定
22
5.2 港口(港区)与码头平面布置型式
22
5.3 港内水域
23
5.4 码头
25
5.5 滚装、客运码头特殊要求
34
5.6 危险品码头特殊要求
37
5.7 防波堤和口门
40
5.8 防沙、导流堤
43
5.9 陆域平面布置
44
5.10 陆域高程
46
5.11 陆域管网
47
5.12 生产和辅助生产建筑物
49
5.13 港作拖轮
49
5.14 陆域形成
50
6 进港航道、锚地及导助航设施
51
6.1 一般规定
51
6.2 航道建设规模及航行标准
51
6.3 航道选线与轴线布置
52
6.4 航道尺度
53
6.5 锚地
58
6.6 导助航设施
61
6.7 航道、锚地疏浚和维护
62
7 装卸工艺
63
7.1 一般规定
63
7.2 集装箱码头的装卸机械配置和工艺布置
63
7.3 煤炭、矿石码头的装卸机械配置和工艺布置
65
7.4 液体散货码头装卸工艺
67
7.5 件杂货码头的装卸机械配置和工艺布置
70
7.6 通用码头的装卸机械配置和工艺布置
71
7.7 多用途码头的装卸机械配置和工艺布置
71
7.8 散粮码头的装卸机械配置和工艺布置
72
7.9 滚装、客运码头的装卸机械配置和工艺布置
73
7.10 港口主要建设规模的确定
74
7.11 装卸工艺方案的比选
83
8 港内交通、港口集疏运
85
8.1 一般规定
85
8.2 铁路
85
8.3 道路
90
8.4 管道和廊道
93
8.5 内河航道
94
8.6 路线交叉
94
9 给水、排水
96
9.1 一般规定
96
9.2 给水
96
9.3 排水
101
10 消防
103
10.1 一般规定
103
10.2 火灾危险性分类及消防用水量
103
10.3 消防设计
103
11 供电、照明
105
11.1 一般规定
105
11.2 供电
105
11.3 线路敷设
106
11.4 照明
109
11.5 防雷接地
110
12 通信、船舶交通管理
111
12.1 一般规定
111
12.2 有线电话通信系统
111
12.3 无线调度通信系统
112
12.4 海岸电台
112
12.5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
112
13 自动控制、计算机管理
113
13.1 一般规定
113
13.2 集装箱码头
113
13.3 煤炭、矿石及散粮码头
115
13.4 液体散货码头
116
13.5 滚装码头
117
13.6 件杂货码头
117
14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气调节
119
14.1 一般规定
119
14.2 供热与采暖
119
14.3 供燃气
119
14.4 通风与空气调节
120
14.5 供热系统与空气调节冷热源
120
15 环境保护
121
15.1 一般规定
121
15.2 港口建设期的污染防治
121
15.3 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121
15.4 粉尘
122
15.5 废气
122
15.6 噪声
123
15.7 电磁和射线
123
15.8 固体废物
123
15.9 绿化和生态恢复
123
15.10 码头事故应急措施
124
16 劳动安全卫生
125
16.1 一般规定
125
16.2 工程设计中的安全措施
125
16.3 各类码头安全措施
125
16.4 职业病防护
126
17 节能
127
17.1 一般规定
127
17.2 节能要求
127
18 港口保安
128
18.1 一般规定
128
18.2 保安要求
128
附录A 设计船型尺度及其他参数
129
附录B 冰量和浮冰密集度划分
148
附录C 浮冰冰型划分
149
附录D 码头陆域用地参考指标
150
附录E 港口陆域管线间距
151
附录F 港区主要生产和辅助生产建筑物参考指标
155
附录G 船舶所需拖轮总拖力
156
附录H 般港口杂货船、集装箱船、油船和散货船所需的平均拖轮数量和平均拖力
158
附录J 港口铁路车站线路的直线地段,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的线间距、主要建筑物和设备至线路中心线的距离
160
附录K 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162
附加说明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总校人员和管理组人员名单
163
附 条文说明
166
2 术语
170
3 港址选择
172
3.1 基本原则
172
3.2 选址要求与方法
172
4 设计基础条件
176
4.2 运输需求
176
4.3 设计船型
177
4.4 气象
178
4.5 水文
178
4.6 地形、地貌
178
4.7 泥沙运动
178
4.9 地震
178
5 港口平面
179
5.1 一般规定
179
5.2 港口(港区)与码头平面布置型式
179
5.3 港内水域
181
5.4 码头
182
5.5 滚装、客运码头特殊要求
193
5.6 危险品码头特殊要求
194
5.7 防波堤和口门
196
5.9 陆域平面布置
200
5.10 陆域高程
200
5.11 陆域管网
201
5.12 生产和辅助生产建筑物
201
5.13 港作拖轮
201
6 进港航道、锚地及导助航设施
205
6.1 一般规定
205
6.2 航道建设规模及航行标准
205
6.3 航道选线与轴线布置
207
6.4 航道尺度
208
6.5 锚地
212
6.6 导助航设施
213
6.7 航道、锚地疏浚和维护
214
7 装卸工艺
215
7.1 一般规定
215
7.2 集装箱码头的装卸机械配置和工艺布置
215
7.3 煤炭、矿石码头的装卸机械配置和工艺布置
216
7.4 液体散货码头装卸工艺
218
7.5 件杂货码头的装卸机械配置和工艺布置
218
7.6 通用码头的装卸机械配置和工艺布置
219
7.7 多用途码头的装卸机械配置和工艺布置
219
7.8 散粮码头的装卸机械配置和工艺布置
219
7.9 滚装、客运码头的装卸机械配置和工艺布置
220
7.10 港口主要建设规模的确定
220
8 港内交通、港口集疏运
226
8.2 铁路
226
8.3 道路
228
8.6 路线交叉
229
9 给水、排水
231
9.1 一般规定
231
9.2 给水
232
9.3 排水
235
11 供电、照明
238
11.1 一般规定
238
11.2 供电
238
11.3 线路敷设
240
11.4 照明
241
11.5 防雷接地
242
12 通信,船舶交通管理
243
12.2 有线电话通信系统
243
12.3 无线调度通信系统
243
13 自动控制、计算机管理
244
13.1 一般规定
244
13.2 集装箱码头
244
13.3 煤炭、矿石及散粮码头
244
13.4 液体散货码头
245
13.6 件杂货码头
245
14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气调节
246
14.2 供热与采暖
246
14.3 供燃气
246
14.4 通风与空气调节
246
14.5 供热系统与空气调节冷热源
247
15 环境保护
248
15.1 一般规定
248
15.2 港口建设期的污染防治
248
15.3 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248
15.4 粉尘
249
15.5 废气
249
15.6 噪声
249
15.8 固体废物
249
15.9 绿化和生态恢复
249
15.10 码头事故应急措施
249
16 劳动安全卫生
251
16.1 一般规定
251
16.2 工程设计中的安全措施
251
16.3 各类码头安全措施
251
17 节能
252
17.1 一般规定
252
17.2 节能要求
253
18 港口保安
254
18.1 一般规定
254
18.2 保安要求
254
附录A 设计船型尺度及其他参数
256
附录D 码头陆域用地参考指标
263
附录G 船舶所需拖轮总拖力
265
附录H 般港口杂货船、集装箱船、油船和散货船所需的平均拖轮数量和平均拖力
266
图书评论
暂无相关数据
我也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