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TGD20-2006
  • 1 总则
  • 2 公路分级与等级选用
  • 2.1 公路分级
  • 2.2 公路等级、设计速度的选用
  • 2.3 控制出入
  • 3 公路通行能力
  • 3.1 一般规定
  • 3.2 高速公路通行能力
  • 3.3 一级公路通行能力
  • 3.4 二级公路、三级公路通行能力
  • 4 总体设计
  • 4.1 一般规定
  • 4.2 总体设计要点
  • 5 选线
  • 6 公路横断面
  • 6.1 一般规定
  • 6.2 车道
  • 6.3 中间带
  • 6.4 路肩
  • 6.5 路拱坡度
  • 6.6 公路建筑限界
  • 6.7 公路用地范围
  • 7 公路平面
  • 7.1 一般规定
  • 7.2 直线
  • 7.3 圆曲线
  • 7.4 回旋线
  • 7.5 圆曲线超高
  • 7.6 圆曲线加宽
  • 7.7 超高、加宽过渡段
  • 7.8 平曲线长度
  • 7.9 视距
  • 7.10 回头曲线
  • 8 公路纵断面
  • 8.1 一般规定
  • 8.2 纵坡
  • 8.3 坡长
  • 8.4 爬坡车道
  • 8.5 合成坡度
  • 8.6 竖曲线
  • 9 线形设计
  • 9.1 一般规定
  • 9.2 平面线形设计
  • 9.3 纵面线形设计
  • 9.4 横断面设计
  • 9.5 线形组合设计
  • 9.6 线形与桥、隧的配合
  • 9.7 线形与沿线设施的配台
  • 9.8 线形与环境的协调
  • 10 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
  • 10.1 一般规定
  • 10.2 平面交叉处公路的线形
  • 10.3 视距
  • 10.4 转弯设计
  • 10.5 附加车道及交通岛
  • 10.6 平面交叉的改建
  • 11 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
  • 11.1 一般规定
  • 11.2 视距
  • 11.3 匝道设计
  • 11.4 基本车道数和车道数的平衡
  • 11.5 主线的分叉、合流和匝道间的分流、汇流
  • 11.6 互通式立体交叉中的平面交叉
  • 11.7 分离式立体交叉
  • 12 公路与铁路、乡村道路、管线交叉
  • 12.1 一般规定
  • 12.2 公路、铁路立体交叉
  • 12.3 公路、铁路平面交叉
  • 12.4 公路、乡村道路交叉
  • 12.5 公路、管线交叉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附件:《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条文说明
  • 1 总则
  • 2 公路分级与等级选用
  • 3 公路通行能力
  • 4 总体设汁
  • 5 选线
  • 6 公路横断面
  • 7 公路平面
  • 8 公路纵断面
  • 9 线形设计
  • 10 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
  • 11 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
  • 12 公路与铁路、乡村道路、管线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