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188-2014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总则
4.1 职业健康监护目的
4.2 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应用
4.3 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
4.4 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界定原则
4.5 职业健康监护人群的界定原则
4.6 职业健康监护的种类和周期
4.7 职业健康监护方法和检查指标的确定
4.8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报告与评价
4.9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管理档案
4.10 常规医学检查
5 接触有害化学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
5.1 铅及其无机化合物
5.2 四乙基铅
5.3 汞及其无机化合物
5.4 锰及其无机化合物
5.5 铍及其无机化合物
5.6 镉及其无机化合物
5.7 铬及其无机化合物
5.8 氧化锌
5.9 砷
5.10 砷化氢(砷化三氢)
5.11 磷及其无机化合物
5.12 磷化氢
5.13 钡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醋酸钡)
5.14 钒及其无机化合物
5.15 三烷基锡
5.16 铊及其无机化合物
5.17 羰基镍
5.18 氟及其无机化合物
5.19 苯(接触工业甲苯、二甲苯参照执行)
5.20 二硫化碳
5.21 四氯化碳
5.22 甲醇
5.23 汽油
5.24 溴甲烷
5.25 1,2-二氯乙烷
5.26 正己烷
5.27 苯的氨基与硝基化合物
5.28 三硝基甲苯
5.29 联苯胺
5.30 氯气
5.31 二氧化硫
5.32 氮氧化物
5.33 氨
5.34 光气
5.35 甲醛
5.36 一甲胺
5.37 一氧化碳
5.38 硫化氢
5.39 氯乙烯
5.40 三氯乙烯
5.41 氯丙烯
5.42 氯丁二烯
5.43 有机氟
5.44 二异氰酸甲苯酯
5.40 二甲基甲酰胺
5.46 氰及腈类化合物
5.47 酚(酚类化合物如甲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等参照执行)
5.48 五氯酚
5.49 氯甲醚[双(氯甲基)醚参照执行]
5.50 丙烯酰胺
5.51 偏二甲基肼
5.52 硫酸二甲酯
5.53 有机磷杀虫剂
5.54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5.55 拟除虫菊酯类
5.56 酸雾或酸酐
5.57 致喘物
5.58 焦炉逸散物
6 粉尘作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
6.1 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结晶型二氧化硅粉尘)
6.2 煤尘
6.3 石棉粉尘
6.4 其他致尘肺病的无机粉尘
6.5 棉尘(包括亚麻、软大麻、黄麻粉尘)
6.6 有机粉尘
7 接触有害物理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
7.1 噪声
7.2 手传振动
7.3 高温
7.4 高气压(参见GB20827)
7.5 紫外辐射(紫外线)
7.6 微波
8 接触有害生物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
8.1 布鲁菌属
8.2 炭疽芽孢杆菌(简称炭疽杆菌)
9 特殊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
9.1 电工作业
9.2 高处作业
9.3 压力容器作业
9.4 结核病防治工作
9.5 肝炎病防治工作
9.6 职业机动车驾驶作业
9.7 视屏作业
9.8 高原作业
9.9 航空作业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附录B(规范性附录) 职业健康监护医学常规检查方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粉尘作业人员胸部数字X射线摄影(DR摄片)技术要求
附录D(规范性附录) 加压试验和氧敏感试验方法
附录E(资料性附录) 职业健康监护评价报告编制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