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GJ32/TJ194-2015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4 室内空气污染物
  • 4.1 一般规定
  • 4.2 甲醛
  • 4.3 苯
  • 4.4 氨
  • 4.5 TVOC
  • 4.6 氡浓度
  • 4.7 合格判定
  • 5 室内热湿环境
  • 5.1 一般规定
  • 5.2 室内温度、相对湿度
  • 5.3 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
  • 5.4 内表面最高温度
  • 6 室内声环境
  • 6.1 一般规定
  • 6.2 室内背景噪声
  • 6.3 楼板、分户墙空气声隔声性能
  • 6.4 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
  • 6.5 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
  • 7 室内光环境
  • 7.1 一般规定
  • 7.2 室内照度值
  • 7.3 照明功率密度
  • 7.4 室内采光系数
  • 7.5 一般显色指数
  • 7.6 统一眩光值
  • 8 室内通风效果
  • 8.1 一般规定
  • 8.2 新风量的检测
  • 8.3 换气次数
  • 8.4 室内空气流速
  • 8.5 自然通风
  • 9 室内可吸人粒物
  • 9.1 一般规定
  • 9.2 PM10
  • 9.3 PM2.5
  • 附录A 检测报告格式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条文说明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室内空气污染物
  • 4.1 一般规定
  • 4.2 甲醛
  • 4.3 苯
  • 4.4 氨
  • 4.5 TVOC
  • 4.6 氡浓度
  • 5 室内热湿环境
  • 5.1 一般规定
  • 5.3 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
  • 5.4 内表面最高温度
  • 6 室内声环境
  • 6.1 一般规定
  • 6.2 室内背景噪声
  • 6.3 楼板、分户墙空气声隔声性能
  • 6.4 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
  • 6.5 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
  • 7 室内光环境
  • 7.1 一般规定
  • 7.2 室内照度值
  • 7.3 照明功率密度
  • 7.4 室内采光系数
  • 7.5 一般显色指数
  • 7.6 统一眩光值
  • 8 室内通风效果
  • 8.1 一般规定
  • 8.3 换气次数
  • 8.5 自然通风
  • 9 室内可吸人粒物
  • 9.1 一般规定
  • 9.2 PM10
  • 9.3 P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