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13-38-2016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材料和砌体的结构设计计算指标
3.1 材料强度等级
3.2 砌体的结构设计计算指标
4 建筑设计和节能设计
4.1 建筑设计
4.2 建筑节能设计
5 静力设计
5.1 设计原则
5.2 房屋的静力计算规定
5.3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5.4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5.5 受剪构件承载力计算
5.6 轴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
5.7 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6 构造要求
6.1 墙、柱的允许离厚比
6.2 一般构造要求
6.3 圈梁、过梁、芯柱、构造柱、挑梁
6.4 小砌块墙体的抗裂措施
6.5 框架填充墙的构造措施
7 抗震设计
7.1 一般规定
7.2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7.3 抗震构造措施
8 砌体施工
8.1 材料基本要求
8.2 施工准备
8.3 施工要求
8.4 雨、冬期施工
8.5 抹灰工程
9 施工安全措施
10 工程验收
附录A 小砌块砌体的热惰性指标计算方法
附录B 小砌块夹心砌体热阻计算方法
附录C 孔洞中内插、内填保温材料的自保温砌块砌体的热阻和热惰性指标
附录D 墙体传热系数及热惰性指标计算方法
附录E 各类砌体强度平均值的计算公式
附录F 影响系数φ
附录G 层间抗侧等效刚度的计算
本规程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3 材料和砌体的结构设计计算指标
3.1 材料强度等级
3.2 砌体的结构设计计算指标
4 建筑设计和节能设计
4.1 建筑设计
4.2 建筑节能设计
5 静力设计
5.1 设计原则
5.2 房屋的静力计算规定
5.3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5.4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5.5 受剪构件承载力计算
5.6 轴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
5.7 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6 构造要求
6.1 墙、柱的允许离厚比
6.2 一般构造要求
6.3 圈梁、过梁、芯柱、构造柱、挑梁
6.4 小砌块墙体的抗裂措施
6.5 框架填充墙的构造措施
7 抗震设计
7.1 一般规定
7.2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7.3 抗震构造措施
8 砌体施工
8.1 材料基本要求
8.2 施工准备
8.3 施工要求
8.4 雨、冬期施工
8.5 抹灰工程
9 施工安全措施
10 工程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