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13539.1-2015
  • 1 总则
  • 1.1 范围和目的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2 术语和定义
  • 2.1 熔断器和它的部件
  • 2,2 一般术语
  • 2.3 特性量
  • 3 正常工作条件
  • 3.1 周围空气温度(Ta)
  • 3.2 海拔
  • 3.3 大气条件
  • 3.4 电压
  • 3.5 电流
  • 3.6 频率、功率因数与时间常数
  • 3.7 安装条件
  • 3.8 使用类别
  • 3.9 熔断体的选择性
  • 4 分类
  • 5 熔断器特性
  • 5.1 特性综述
  • 5.2 额定电压
  • 5.3 额定电流
  • 5.4 额定频率(见6.1和6.2)
  • 5.5 熔断体的额定耗散功率和熔断器支持件的额定接受耗散功率
  • 5.6 时间-电流特性极限
  • 5.7 分断范围和分断能力
  • 5.8 截断电流与I^2t特性
  • 6 标志
  • 6.1 熔断器支持件标志
  • 6.2 熔断体标志
  • 6.3 标志符号
  • 7 设计的标准条件
  • 7.1 机械设计
  • 7.2 绝缘性能和隔离适用性
  • 7.3 温升、熔断体的耗散功率以及熔断器支持件的接受耗散功率
  • 7.4 动作
  • 7.5 分断能力
  • 7.6 截断电流特性
  • 7.7 I^2t特性
  • 7.8 熔断体的过电流选择性
  • 7.9 防电击保护
  • 7.10 耐热性
  • 7.11 机械强度
  • 7.12 耐腐蚀性
  • 7.13 耐非正常的热和火
  • 7.14 电磁兼容性
  • 8 试验
  • 8.1 总则
  • 8.2 绝缘性能和隔离适用性验证
  • 8.3 温升与耗散功率验证
  • 8.4 动作验证
  • 8.5 分断能力验证
  • 8.6 截断电流特性验证
  • 8.7 I^2t特性和过电流选择性验证
  • 8,8 外壳防护等级验证
  • 8.9 耐热性验证
  • 8.10 触头不变坏验证
  • 8.11 机械试验及其他试验
  • 附录A(资料性附录) 短路功率因数的测量
  • 附录B(资料性附录) “gG”,“gM”,“gD”和“gN”熔断体弧前I^2t值和降低电压下的熔断I^2t值的计算
  • 附录C(资料性附录) 截断电流-时间特性的计算
  • 附录D(资料性附录〉 周围温度和环境的改变对熔断体性能的影响
  • 附录E(规范性附录) 具有连接外部铜导线的无螺纹型接线端子的熔断器底座的特殊要求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