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3.1 一般要求
  • 3.2 监测工作等级划分
  • 3.3 监测项目的选择
  • 4 露天矿采场边坡工程监测
  • 4.1 一般规定
  • 4.2 露天矿采场边坡工程监测
  • 5 排土场边坡工程监测
  • 5.1 一般规定
  • 5.2 排土场边坡工程监测
  • 6 监测方案
  • 6.1 一般规定
  • 6.2 监测方案
  • 7 变形监测
  • 7.1 一般规定
  • 7.2 地表变形监测
  • 7.3 地下变形监测
  • 8 应力监测
  • 8.1 一般规定
  • 8.2 土压力监测
  • 8.3 地应力监测
  • 8.4 结构内力监测
  • 8.5 锚杆(索) 监测
  • 9 地下水监测
  • 9.1 一般规定
  • 9.2 地下水位监测
  • 9.3 地下水量监测
  • 9.4 地下水温监测
  • 9.5 地下水质监测
  • 9.6 地下水压监测
  • 9.7 边坡渗水监测
  • 10 其他监测
  • 10.1 一般规定
  • 10.2 边坡巡视监测
  • 10.3 降水量监测
  • 10.4 气温监测
  • 10.5 爆破振动监测
  • 11 自动化监测
  • 11.1 一般规定
  • 11.2 系统设计
  • 11.3 系统供配电、防雷及接地
  • 12 信息反馈与预警预报
  • 12.1 一般规定
  • 12.2 信息反馈
  • 12.3 预警预报
  • 13 监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13.1 一般规定
  • 13.2 资料整理
  • 13.3 资料分析
  • 14 监测报告编制
  • 14.1 一般规定
  • 14.2 监测报告的编制内容
  • 附录A 露天煤矿边坡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划分
  • 附录B 露天煤矿边坡工程监测点布置示意图
  • 附录C 露天煤矿边坡工程监测范围示意图
  • 附录D 滑坡、泥石流分类
  • 附录E 监测墩(标石)类型结构图
  • 附录F 边坡地下位移监测
  • 附录G 边坡渗水监测
  • 附录H 雨量器安装方法
  • 附录J 边坡预警预报
  • 附录K 泥石流活动预测方法
  • 附录L 边坡稳定性野外评价指标
  • 附录M 滑坡发育阶段划分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附: 条文说明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3.1 一般要求
  • 3.2 监测工作等级划分
  • 3.3 监测项目的选择
  • 4 露天矿采场边坡工程监测
  • 4.1 一般规定
  • 4.2 露天矿采场边坡工程监测
  • 5 排土场边坡工程监测
  • 5.1 一般规定
  • 5.2 排土场边坡工程监测
  • 6 监测方案
  • 6.1 一般规定
  • 6.2 监测方案
  • 7 变形监测
  • 7.1 一般规定
  • 7.2 地表变形监测
  • 7.3 地下变形监测
  • 8 应力监测
  • 8.1 一般规定
  • 8.2 土压力监测
  • 8.3 地应力监测
  • 8.4 结构内力监测
  • 8.5 锚杆(索)监测
  • 9 地下水监测
  • 9.1 一般规定
  • 9.2 地下水位监测
  • 9.3 地下水量监测
  • 9.4 地下水温监测
  • 9.5 地下水质监测
  • 9,6 地下水压监测
  • 9.7 边坡渗水监测
  • 10 其他监测
  • 10.1 一般规定
  • 10.2 边坡巡视监测
  • 10.3 降水量监测
  • 10.4 气温监测
  • 10.5 爆破振动监测
  • 11 自动化监测
  • 11.1 一般规定
  • 11.2 系统设计
  • 11.3 系统供配电、防雷及接地
  • 12 信息反馈与预警预报
  • 12.1 一般规定
  • 12.2 信息反馈
  • 12.3 预警预报
  • 13 监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13,1 一般规定
  • 13.2 资料整理
  • 13.3 资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