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L T 5457-2012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建筑设计
  • 3.1 一般规定
  • 3.2 主控通信楼(室)
  • 3.3 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及站用变压器室
  • 3.4 辅助及生活设施
  • 4 荷载及荷载效应组合
  • 4.1 一般规定
  • 4.2 荷载效应组合
  • 4.3 房屋建筑的楼面、屋面活荷载的标准值
  • 4.4 变电构架及设备支架的荷载
  • 5 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
  • 5.1 结构型式的选择
  • 5.2 构造要求
  • 6 变电构架及设备支架
  • 6.1 一般规定
  • 6.2 计算简图与内力分析
  • 6.3 长细比
  • 6.4 计算长度的确定
  • 6.5 变形和裂缝的控制
  • 6.6 构架的设计条件
  • 7 钢结构的计算与构造
  • 7.1 一般规定
  • 7.2 构件的强度和稳定计算
  • 7.3 构造要求和连接计算
  • 8 钢筋混凝土环形杆的计算与构造
  • 8.1 一般规定
  • 8.2 承载力计算
  • 8.3 裂缝控制验算
  • 8.4 变形验算
  • 8.5 构造要求
  • 9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计算与构造
  • 9.1 一般规定
  • 9.2 承载力计算
  • 9.3 变形计算
  • 9.4 构造要求和连接计算
  • 10 其他构筑物
  • 10.1 电缆沟、电缆隧道
  • 10.2 避雷针
  • 10.3 主变压器(高抗)基础及事故油池
  • 10.4 消防建(构)筑物
  • 11 地基与基础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基础上拔和倾覆稳定计算
  • 11.3 地基承载力计算
  • 11.4 软弱地基
  • 11.5 山区地基
  • 11.6 构架及设备支架基础
  • 12 建(构)筑物抗震设计
  • 12.1 一般规定
  • 12.2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 12.3 结构选型和抗震构造
  • 附录A 中间柱相对张力差的计算方法
  • 附录B 等效计算长度系数k的确定
  • 附录C 变截面独立柱变形的计算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附:条文说明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建筑设计
  • 3.1 一般规定
  • 3.3 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及站用变压器室
  • 4 荷载及荷载效应组合
  • 4.1 一般规定
  • 4.2 荷载效应组合
  • 4.3 房屋建筑的楼面、屋面活荷载的标准值
  • 4.4 变电构架及设备支架的荷载
  • 5 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
  • 5.1 结构型式的选择
  • 5.2 构造要求
  • 6 变电构架及设备支架
  • 6.1 一般规定
  • 6.2 计算简图与内力分析
  • 6.3 长细比
  • 6.4 计算长度的确定
  • 6.5 变形和裂缝的控制
  • 6.6 构架的设计条件
  • 7 钢结构的计算与构造
  • 7.1 一般规定
  • 7.2 构件的强度和稳定计算
  • 7.3 构造要求和连接计算
  • 8 钢筋混凝土环形杆的计算与构造
  • 8.1 一般规定
  • 8.2 承载力计算
  • 8.3 裂缝控制验算
  • 8.4 变形验算
  • 9 钢管棍凝土结构的计算与构造
  • 9.1 一般规定
  • 9.2 承载力计算
  • 9.3 变形计算
  • 9.4 构造要求和连接计算
  • 10 其他构筑物
  • 10.1 电缆沟、电缆隧道
  • 10.2 避需针
  • 10.3 主变压器(高抗)基础及事故油池
  • 10.4 消防建(构)筑物
  • 11 地基与基础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基础上拔和倾覆稳定计算
  • 11.3 地基承载力计算
  • 11.4 软弱地基
  • 11.5 山区地基
  • 11.6 构架及设备支架基础
  • 12 建(构)筑物抗震设计
  • 12.1 一般规定
  • 12.2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 12.3 结构选型和抗震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