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L T 5111-2000
  • 前言
  • 1 范围
  • 2 名词与术语
  • 3 总则
  • 4 一般规定
  • 4.1 监理单位的选择和监理依据
  • 4.2 监理机构与人员
  • 4.3 监理机构的职责与权限
  • 4.4 监理单位与业主、承建单位、设计单位的关系
  • 5 监理工作准备
  • 5.1 协助进行施工招投标
  • 5.2 监理机构的建立与人员配备
  • 5.3 监理机构的设备与设施
  • 5.4 监理准备工作
  • 5.5 施工质量体系的检查与认可
  • 5.6 施工准备的主要监理工作
  • 6 工程质量控制
  • 6.1 工程质量控制的依据
  • 6.2 工程项目划分及开工申报
  • 6.3 开工前质量控制工作
  • 6 4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 6.5 工程质量检验
  • 6.6 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安装质量检验
  • 6.7 施工质量事故处理
  • 7 工程进度控制
  • 7.1 工程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
  • 7.2 控制性总进度计划
  • 7.3 施工进度计划
  • 7.4 施工过程进度控制
  • 8 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
  • 8.1 施工安全监督
  • 8.2 施工环境保护
  • 9 工程合同费用控制
  • 9.1 工程合同费用控制的主要任务
  • 9.2 工程计量
  • 9.3 合同支付的申报与审查
  • 9.4 合同支付管理
  • 10 合同商务管理
  • 10.1 工程变更
  • 10.2 合同索赔
  • 10.3 业主违约
  • 10.4 承建单位违约
  • 10.5 分包
  • 10.6 施工保险
  • 11 工程信息管理
  • 11.1 工程信息的管理工作
  • 11.2 监理文件的管理
  • 11.3 工程文件的传递与受理
  • 11.4 监理档案资料管理
  • 12 监理协调
  • 12.1 监理协调的主要工作
  • 12.2 协调会议
  • 12.3 约见承建单位项目经理
  • 12.4 会议记录与文件
  • 13 合同工程验收
  • 13.1 合同工程验收阶段与验收的依据
  • 13.2 阶段验收
  • 13.3 单位工程验收
  • 13.4 合同工程完工验收
  • 13.5 合同责任
  • 14 工程移交与缺陷责任期监理工作
  • 14.1 工程项目移交
  • 14.2 工程缺陷责任期
  • 15 其他
  • 15.1 赔偿
  • 15.2 奖励
  • 15.3 考核
  • 附录A (提示的附录) 监理程序框图
  • 附录B (提示的附录) 监理常用表格
  • 条文说明
  • 1 范围
  • 3 总则
  • 4 一般规定
  • 4.1 监理单位的选择和监理依据
  • 4.2 监理机构与人员
  • 4.3 监理机构的职责与权限
  • 4.4 监理单位与业主、承建单位、设计单位的关系
  • 5 监理工作准备
  • 5.1 协助进行施工招投标
  • 5.2 监理机构的建立与人员设备
  • 5.3 监理机构的设备与设施
  • 5.4 监理准备工作
  • 5.5 施工质量体系的检查与认可
  • 5.6 施工准备的主要监理工作
  • 6 工程质量控制
  • 6.1 工程质量控制的依据
  • 6.2 工程项目划分及开工申报
  • 6.3 开工前质量控制工作
  • 6.4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 6.5 工程质量检验
  • 6.6 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安装质量检验
  • 6.7 施工质量事故处理
  • 7 工程进度控制
  • 7.2 控制性总进度计划
  • 7.3 施工进度计划
  • 7.4施工过程进度控制
  • 8 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
  • 8.1 施工安全监督
  • 8.2 施工环境保护
  • 9 工程合同费用控制
  • 9.2 工程计量
  • 9.3 合同支付的申报与审查
  • 10 合同商务管理
  • 10.1 工程变更
  • 10.2 合同索赔
  • 10.5 分包
  • 10.6 施工保险
  • 11 工程信息管理
  • 11.1 工程信息的管理工作
  • 11.2 监理文件的管理
  • 11.3 工程文件的传递与受理
  • 11.4 监理档案资料管理
  • 12 监理协调
  • 12.1 监理协调的主要工作
  • 12.2 协调会议
  • 12.3 约见承建单位项目经理
  • 12.4 会议记录与文件
  • 13 合同工程验收
  • 13.1 合同工程验收阶段与验收的依据
  • 14 工程移交与缺陷责任期监理工作
  • 14.1 工程项目移交
  • 14.2 工程缺陷责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