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_T 8905-2012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通用术语
3.2 材料方面
3.3 环境方面
4 六氟化硫的一般性质
4.1 一般性质
4.2 电气特性
4.3 相容性
5 杂质的种类及其来源
5.1 概述
5.2 来自检修和运行中的杂质
5.3 由于绝缘的缺陷产生的杂质
5.4 开关设备中产生的杂质
5.5 内部电弧产生的杂质
6 六氟化硫对环境的影响
6.1 概述
表1 六氟化硫主要杂质及其来源
6.2 六氟化硫对生态系的影响
6.3 六氟化硫对臭层的影响
6.4 六氟化硫的温室效应
6.5 六氟的分解产物
6.6 结论
7 六氟化硫对健康与安全的影响
7.1 概述
7.2 使用六氟化硫的预防措施
7.3 运行设备中六氟化硫分解产物
7.4 六氟化硫气体泄露对健康的影响
8 运行设备使用六氟化硫的质量规范
8.1 从电气设备回化硫进行处理的判定流程图
图1 回收六氟化硫气体流程图
8.2 重复使用的六氟化硫杂质最大容许含量
9 六氟化硫分析方法
9.1 概述
9.2 现场分析方法
图2 现场分析流程图
9.3 实验室分析方法
表2 推荐现场分析方法
表3 推荐实验室分析方法
10 六氟化硫的分析项目、周期与标准
10.1 新六氟化硫分析项目及质量指标
10.2 投运前、交接时六氟化硫分析项目及质量指标
10.3 运行中六氟化硫分析项目及质量指标
表4 新六氟化硫(包括再生气体)分析项目及质量指标
表5 投运前、交接时六氟化硫分析项目及质量指标(不包含混合气体)
11 六氟化硫的管理
11.1 新气的质量管理
11.2 运行中的六氟化硫的管理
11.3 设备解体时六氟化硫的管理
表6 运行中六氟化硫分析项目及质量指标(不包含混合气体)
11.4 吸附剂的管理
11.5 六氟化硫容器的管理
12 六氟化硫回收气体的处理、存储和运输
12.1 概述
12.2 六氟化硫回收处理设备
12.3 处理使用过的六氟化硫的安全要求
12.4 使用过的六氟化硫的储存运输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对不同分析方法(现场和实验室)的描述
图A.1 抽真空气体取样装置
图A.2 冲洗气体取样装置
图A.3 典型的六氟化硫分解产物的气相色谱图(用Porapak Q 柱进行分析)
表A.1 热导检测器相对质量校正因子
图A.4 六氟化硫及其杂质的红外光谱图
表A.2 六氟化硫及其杂质的吸收峰参数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推荐的现场回收程序及六氟化硫容器的运输
表B.1 推荐采用的净化方法
表B.2 可使用的各种典型的吸附剂
表B.3 六氟化硫气体运输规范标志汇总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EC 60480: 2004 章条编号对照
表C.1 章条编号的对照
表C.2 图表编号的对照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与IEC 60480 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表D.1 各章条及附录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表D.2 图表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