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138-2016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材料
3.1 钢材
3.2 钢筋
3.3 混凝土
4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4.1 一般规定
4.2 结构体系及结构构件类型
4.3 设计计算原则
4.4 一般构造
5 型钢混凝土框架梁和转换梁
5.1 一般规定
5.2 承载力计算
5.3 裂缝宽度验算
5.4 挠度验算
5.5 构造措施
6 型钢棍凝土框架柱和转换柱
6.1 一般规定
6.2 承载力计算
6.3 裂缝宽度验算
6.4 构造措施
6.5 柱脚设计及构造
6.6 梁柱节点计算及构造
7 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柱和转换柱
7.1 一般规定
7.2 承载力计算
7.3 构造措施
7.4 柱脚设计及构造
7.5 梁柱节点计算及构造
8 圆形钢管温凝土框架柱和转换柱
8.1 一般规定
8.2 承载力计算
8.3 构造措施
8.4 柱脚设计及构造
8.5 梁柱节点形式及构造
9 型钢混凝土剪力墙
9.1 承载力计算
9.2 构造措施
10 钢板温凝土剪力墙
10.1 承载力计算
10.2 构造措施
11 带钢斜撑混凝土剪力墙
11.1 承载力计算
11.2 构造措施
12 钢与棍凝土组合梁
12.1 一般规定
12.2 承载力计算
12.3 挠度计算及负弯矩区裂缝宽度计算
12.4 构造措施
13 组合楼板
13.1 一般规定
13.2 承载力计算
13.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13.4 构造措施
13.5 施工阶段验算及规定
14 连接构造
14.1 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构造
14.2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构造
14.3 阴形钢管混凝土桩的连接构造
14.4 梁与梁连接构造
14.5 梁与墙连接构造
14.6 斜撑与梁、柱连接构造
14.7 抗剪连接件构造
14.8 钢筋与钢构件连接构造
附录A 常用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的剪切粘结系数及标准试验方法
附录B 组合楼盖舒适度验算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 条文说明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材料
3.1 钢材
3.2 钢筋
3.3 混凝土
4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4.1 一般规定
4.2 结构体系及结构构件类型
4.3 设计计算原则
4.4 一般构造
5 型钢混凝土框架梁和转换梁
5.1 一般规定
5.2 承载力计算
5.3 裂缝宽度验算
5.4 挠度验算
5.5 构造措施
6 型钢混凝土框架柱和转换柱
6.1 一般规定
6.2 承载力计算
6.3 裂缝宽度验算
6.4 构造措施
6.5 柱脚设计及构造
6.6 梁柱节点计算及构造
7 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柱和转换柱
7.1 一般规定
7.2 承载力计算
7.3 构造措施
7.4 柱脚设计及构造
7.5 梁柱节点计算及构造
8 圆形钢管混凝土框架柱和转换柱
8.1 一般规定
8.2 承载力计算
8.3 构造措施
8.4 柱脚设计及构造
8.5 梁柱节点形式及构造
9 型钢混凝土剪力墙
9.1 承载力计算
9.2 构造措施
10 钢板混凝土剪力墙
10.1 示载力计算
10.2 构造措施
11 带钢斜撑混凝土剪力墙
11.1 承载力计算
11.2 构造措施
12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
12.1 一般规定
12.2 承载力计算
12.3 挠度计算及负弯矩区裂缝宽度计算
12.4 构造措施
13 组合楼板
13.1 一般规定
13.2 承载力计算
13.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13.4 构造措施
13.5 施工阶段验算及规定
14 连接构造
14.1 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构造
14.2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构造
14.3 圆形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构造
14.4 梁与梁连接构造
14.5 梁与墙连接构造
14.6 斜撑与梁、柱连接构造
14.7 抗剪连接件构造
14.8 钢筋与钢构件连接构造
附录A 常用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的剪切粘结系数及标准试验方法
附录B 组合楼盖舒适度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