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TJ08-2064-2009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主要符号
3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3.1 地铁建筑结构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3.2 地震影响
3.3 场地和地基
3.4 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3.5 结构体系
3.6 结构分析
3.7 非结构构件
3.8 结构材料与施工
3.9 地铁建筑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
4 场地、地基和基础
4.1 场地
4.2 天然地基和基础
4.3 液化土和软土地基
5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5.1 一般规定
5.2 地震动输入
5.3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5.4 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
5.5 截面抗震验算
5.6 抗震变形验算
6 地铁车站和出入口通道
6.1 一般规定
6.2 结构的抗震计算
6.3 结构的抗震验算和构造措施
7 地铁区间隧道及其连通道
7.1 一般规定
7.2 结构的抗震计算
7.3 结构的抗震验算和构造措施
附录A 地层一结构时程分析法
附录B 软土双层三跨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等代地震荷载法
附录C 软土地铁区间隧道衬砌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等代地震荷载法
附录D 软土地层中矩形地铁车站结构横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的反应位移法
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条文说明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3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3.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3.2 地震影响
3.3 场地和地基
3.4 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3.5 结构体系
3.6 结构分析
3.7 非结构构件
3.8 结构材料与施工
3.9 建筑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
4 场地、地基和基础
4.1 场地
4.2 天然地基和基础
4.3 液化土和软土地基
5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5.1 一般规定
5.2 地震动输入
5.3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5.5 截面抗震验算
5.6 抗震变形验算
6 地铁车站和出入口通道
6.1 一般规定
6.2 结构的抗震计算
6.3 结构的抗震验算和构造措施
7 地铁区间隧道及其连通道
7.1 一般规定
7.2 结构的抗震计算
7.3 抗震验算和构造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