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50621-2010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3.1 钢纬构检测的分类
  • 3.2 检测工作程序与基本要求
  • 3.3 无损检测方法的选用
  • 3.4 柚样比例及合格判定
  • 3.5 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
  • 3.6 检测报告
  • 4 外观质量检测
  • 4.1 一般规定
  • 4.2 辅助工具
  • 4.3 外观质量
  • 5 表面质量的磁粉检测
  • 5.1 一般规定
  • 5.2 设备与器材
  • 5.3 检测步骤
  • 5.4 检测结果的评价
  • 6 表面质量的渗透检测
  • 6.1 一般规定
  • 6.2 试剂与器材
  • 6.3 检测步骤
  • 6.4 检测结果的评价
  • 7 内部缺陷的超声波检测
  • 7.1 一般规定
  • 7.2 设备与器材
  • 7.3 检测步骤
  • 7.4 检测结果的评价
  • 8 高强度螺栓终拧扭矩检测
  • 8.1 一般规定
  • 8.2 检测设备
  • 8.3 检测技术
  • 8.4 检测结果的评价
  • 9 变形检测
  • 9.1 一般规定
  • 9.2 检测设备
  • 9.3 检测技术
  • 9.4 检测结果的评价
  • 10 钢材厚度检测
  • 10.1 一般规定
  • lO.2 检测设备
  • 10.3 检测步骤
  • 10.4 检测结果的评价
  • 11 钢材品种检测
  • ll.1 一般规定
  • 11.2 钢材取样与分析
  • ll.3 钢材品种的判别
  • 12 防腐涂层厚度检测
  • 12.1 一般规定
  • 12.2 检测设备
  • 12.3 检测步骤
  • 12.4 检测结果的评价
  • 13 防火涂层厚度检测
  • 13.1 一般规定
  • 13.2 检测量具
  • 13.3 检测结果的评价
  • 14 钢结构动力特性检测
  • 14.1 一般规定
  • 14.2 检测设各
  • 14.3 检测技术
  • 14.4 检测数锯分析
  • 附录A 磁粉检测记录
  • 附录B 渗透检测记录
  • 附录C T形接头、角接接头的超声波检测
  • 附录D 超声波检测记录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附:条文说明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3.1 钢纬构检测的分类
  • 3.2 检测工作程序与基本要求
  • 3.3 无损检测方法的选用
  • 3.4 柚样比例及合格判定
  • 5 表面质量的磁粉检测
  • 3.5 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
  • 4 外观质量检测
  • 4.1 一般规定
  • 4.2 辅助工具
  • 5.1 一般规定
  • 5.2 设备与器材
  • 5.3 检测步骤
  • 5.4 检测结果的评价
  • 6.2 试剂与器材
  • 6 表面质量的渗透检测
  • 6.1 一般规定
  • 6.3 检测步骤
  • 6.4 检测结果的评价
  • 7 内部缺陷的超声波检测
  • 7.1 一般规定
  • 7.2 设备与器材
  • 7.3 检测步骤
  • 7.4 检测结果的评价
  • 8 高强度螺栓终拧扭矩检测
  • 8.1 一般规定
  • 8.2 检测设备
  • 8.3 检测技术
  • 9 变形检测
  • 9.1 一般规定
  • 9.2 检测设备
  • 9.3 检测技术
  • 9.4 检测结果的评价
  • 10 钢材厚度检测
  • 10.1 一般规定
  • lO.2 检测设备
  • 10.3 检测步骤
  • 11 钢材品种检测
  • ll.1 一般规定
  • 11.2 钢材取样与分析
  • ll.3 钢材品种的判别
  • 12 防腐涂层厚度检测
  • 12.1 一般规定
  • 12.2 检测设备
  • 12.3 检测步骤
  • 13 防火涂层厚度检测
  • 13.1 一般规定
  • 13.2 检测量具
  • 13.3 检测结果的评价
  • 14 钢结构动力特性检测
  • 14.1 一般规定
  • 14.2 检测设各
  • 14.3 检测技术
  • 14.4 检测数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