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51018-2014
  • 1总则
  • 2术语
  • 3基本规定
  • 4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总体布置
  • 4.1一般规定
  • 4.2分区基本要求
  • 5工程级别划分和设计标准
  • 5.1梯田工程
  • 5.2淤地坝工程
  • 5.3拦砂坝工程
  • 5.4塘坝和滚水坝
  • 5.5沟道滩岸防护工程
  • 5.6坡面截排水工程
  • 5.7弃渣场及拦挡工程
  • 5.8土地治理工程
  • 5.9支毛沟治理工程
  • 5.10固沙工程
  • 5.11林草工程
  • 5.12封育工程
  • 6梯田工程
  • 6.1一般规定
  • 6.2断面设计
  • 6.3埂坎植物设计
  • 6.4田间道路设计
  • 6.5施工组织
  • 7淤地坝工程
  • 7.1一般规定
  • 7.2坝址、坝型和工程布置
  • 7.3坝体设计
  • 7.4溢洪道设计
  • 7.5放水建筑物设计
  • 7.6地基及岸坡处理
  • 7.7施工组织
  • 8拦沙坝工程
  • 8.1一般规定
  • 8.2工程布置
  • 8.3坝址坝型选择
  • 8.4规模确定
  • 8.5坝体设计
  • 8.6溢洪道设计
  • 8.7施工组织
  • 9塘坝和滚水坝工程
  • 9.1一般规定
  • 9.2工程布置
  • 9.3坝址坝型选择
  • 9.4规模确定
  • 9.5坝体设计
  • 9.6泄洪消能及放水设施
  • 9.7地基及岸坡处理
  • 9.8施工组织
  • 10沟道滩岸防护工程
  • 10.1护地堤布置
  • 10.2丁坝、顺坝布置
  • 10.3生态护岸布置
  • 10.4护地堤堤身结构型式
  • 10.5丁坝、顺坝结构型式
  • 10.6生态护岸型式
  • 10.7施工组织
  • 11坡面截排水工程
  • 11.1一般规定
  • 11.2工程布置
  • 11.3截水沟设计
  • 11.4排水沟设计
  • 11.5截流沟设计
  • 11.6地下排水工程设计
  • 12弃渣场及拦挡工程
  • 12.1一般规定
  • 12.2弃渣场设计
  • 12.3拦挡工程设计
  • 12.4截排洪设计
  • 13土地整治工程
  • 13.1引洪漫地
  • 13.2引水拉沙造地
  • 13.3生产建设项目土地治理
  • 14支毛沟治理工程
  • 14.1一般规定
  • 14.2工程布置
  • 14.3沟头防护设计
  • 14.4谷坊设计
  • 14.5垡带设计
  • 14.6削坡设计
  • 14.7秸秆填沟设计
  • 14.8暗管排水设计
  • 15小型蓄水工程
  • 15.1一般规定
  • 15.2工程布置
  • 15.3水窖设计
  • 15.4蓄水池设计
  • 15.5沉沙设计
  • 15.6涝池设计
  • 16农业耕作措施
  • 16.1一般规定
  • 16.2改变微地形措施
  • 16.3覆盖措施
  • 16.4改良土壤措施
  • 17固沙工程
  • 17.1一般规定
  • 17.2防风固沙带设计
  • 17.3防风固沙措施设计
  • 18林草工程
  • 18.1一般规定
  • 18.2工程布置
  • 18.3立地类型划分
  • 18.4树草种选择
  • 18.5造林整地
  • 18.6造林方式与植草方式
  • 18.7其他规定
  • 18.8配套工程
  • 18.9工程施工
  • 19封育工程
  • 19.1一般规定
  • 19.2封育设计
  • 19.3配套设施
  • 附录A水文计算
  • 附录B稳定计算
  • 附录C工程扰动土地主要适宜树(草)种表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附:条文说明
  • 1总则
  • 3基本规定
  • 4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总体布置
  • 4.1一般规定
  • 4.2分区基本要求
  • 5工程级别划分和设计标准
  • 5.1梯田工程
  • 5.2淤地坝工程
  • 5.3拦砂坝工程
  • 5.5沟道滩岸防护工程
  • 5.6坡面截排水工程
  • 5.7弃渣场及拦挡工程
  • 5.8土地治理工程
  • 5.9支毛沟治理工程
  • 5.10固沙工程
  • 5.11林草工程
  • 6梯田工程
  • 6.1一般规定
  • 6.2断面设计
  • 6.3埂坎植物设计
  • 7淤地坝工程
  • 7.1一般规定
  • 7.2坝址、坝型和工程布置
  • 7.3坝体设计
  • 8拦沙坝工程
  • 8.1一般规定
  • 8.2工程布置
  • 8.3坝址坝型选择
  • 8.4规模确定
  • 8.5坝体设计
  • 9塘坝和滚水坝工程
  • 9.2工程布置
  • 9.3坝址坝型选择
  • 9.4规模确定
  • 9.5坝体设计
  • 9.7地基及岸坡处理
  • 10沟道滩岸防护工程
  • 10.1护地堤布置
  • 10.2丁坝、顺坝布置
  • 10.4护地堤堤身结构型式
  • 10.6生态护岸型式
  • 11坡面截排水工程
  • 11.1一般规定
  • 11.2工程布置
  • 11.3截水沟设计
  • 11.4排水沟设计
  • 11.5截流沟设计
  • 11.6地下排水工程设计
  • 12弃渣场及拦挡工程
  • 12.1一般规定
  • 12.2弃渣场设计
  • 12.3拦挡工程设计
  • 13土地整治工程
  • 13.1引洪漫地
  • 13.2引水拉沙造地
  • 13.3生产建设项目土地治理
  • 14支毛沟治理工程
  • 14.1一般规定
  • 14.2工程布置
  • 14.3沟头防护设计
  • 14.4谷坊设计
  • 14.5垡带设计
  • 14.6削坡设计
  • 14.7秸秆填沟设计
  • 15小型蓄水工程
  • 15.1一般规定
  • 15.2工程布置
  • 15.3水窖设计
  • 15.4蓄水池设计
  • 15.6涝池设计
  • 16农业耕作措施
  • 16.1一般规定
  • 16.2改变微地形措施
  • 16.3覆盖措施
  • 16.4改良土壤措施
  • 17固沙工程
  • 17.1一般规定
  • 17.2防风固沙带设计
  • 17.3防风固沙措施设计
  • 18林草工程
  • 18.1一般规定
  • 18.5造林整地
  • 18.7其他规定
  • 18.8配套工程
  • 18.9工程施工
  • 19封育工程
  • 19.2封育设计
  • 附录A水文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