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34-5009-2014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3.1 一股规定
  • 3.2 检测对象与抽样方法
  • 3.3 检测报告与检测结果评价
  • 4 室外环境检测
  • 4.1 一般规定
  • 4.2 场地土壤氡浓度
  • 4.3 场地周围电磁辐射
  • 4.4 施工场地污废水排放
  • 4.5 施工场地废气排放
  • 4.6 光污染
  • 4.7 环境噪声
  • 4.8 热岛强度
  • 5 室内环境现场检测
  • 5.1 一般规定
  • 5.2 室内声学环境
  • 5.3 室内采光系数
  • 5.4 室内新风量
  • 5.5 室内空气质量和温、湿度
  • 6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
  • 6.1 一般规定
  • 6.2 非透光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 6.3 透光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 6.4 外窗气密性能
  • 7 暖通空调系统检测
  • 7.1 一般规定
  • 7.3 空调风系统性能
  • 7.4 锅炉效率
  • 7.5 水泵耗电输热(冷)比
  • 7.6 空调余热回收装置
  • 7.7 热电冷联供系统性能
  • 8 给水排水系统检测
  • 8.1 一般规定
  • 8.2 非传统水源进、出水水质
  • 8.3 污水排放水质
  • 8.4 建筑管网漏损
  • 8.5 生活给水系统入户管表前供水压力
  • 8.6 坐便器、水嘴、小便器、便器冲洗阀用水效率
  • 9 供配电与照明系统检测
  • 9.1一般规定
  • 9.2 照度值
  • 9.3 一般显色指数
  • 9.4 功率密度值
  • 9.5 灯具效率
  • 9.6 分项剂量电能回路用电量校核
  • 10 可再生能源系统检测
  • 10.1 一般规定
  • 10.2 太阳能热利用系统
  • 10.3 太阳能光伏系统
  • 10.4地源热泵系统
  • 11 监测与控制系统检测
  • 11.1 一般规定
  • 11.2 活动外遮阳监控系统
  • 11.3 送(回)风温度及湿度监控系统
  • 11.4 空调冷源水系统压差监控系统
  • 11.5 照明及动力设备监控系统
  • 11.6 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
  • 11.7 智能化系统
  • 12 建筑年采暖空调能耗和总能耗检测
  • 12.1 一般规定
  • 12.2 建筑年采暖空调能耗
  • 12.3 建筑年总能耗
  • 13 节能量测量与验证
  • 13.1 一般规定
  • 13.2 节能量测量与验证的方法
  • 附录A 绿色建筑检测项目表
  • 附录B 各种能源与标准煤的折标系数
  • 附录C 室内环境评价抽样规则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条文说明
  • 制定说明
  • 1 总则
  • 3 基本规定
  • 4 室外环境检测
  • 5 室内环境现场检测
  • 6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
  • 7 暖通空调系统检测
  • 8 给水排水系统检测
  • 9 供配电与照明系统检测
  • 10 可再生能源系统检测
  • 11 监测与控制系统检测
  • 12 建筑年采暖空调能耗和总能耗检测
  • 13节能量测量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