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ISN-TG015-2014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模式及系统型式
  • 3.1 一般规定
  • 3.2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模式选择及系统型式选择
  • 4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
  • 4.1 一般规定
  • 4.2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理念
  • 4.3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一般技术方法
  • 5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
  • 5.1 一般规定
  • 5.2 城市叫饿哦那个枢纽的功能分类
  • 5.3 城市轨道叫饿哦那个枢纽的布局和规模
  • 6 一体化衔接
  • 6.1 一般规定
  • 6.2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规划设计
  • 6.3 一体化衔接衔接保障措施
  • 7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城市用地规划
  • 7.1 一般规定
  • 7.2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周边用地规划
  • 8 客流预测
  • 8.1 一般规定
  • 8.2 线网规划段客流预测
  • 8.3 建设规划阶段客流预测
  • 8.4 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客流预测
  • 8.5 客流敏感性分析与评价
  • 9 线路规划方案及控制
  • 9.1 一般规定
  • 9.2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敷设方式选择与确定
  • 9.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置与规划设计
  • 9.4 线路、车站、车场的规划控制
  • 10 线网修建顺序
  • 10.1 一般规定
  • 10.2 建设时机选择
  • 10.3 建设规模确定及修建顺序规划
  • 附录A 交通及轨道交通网络模式
  • 附录B 轨道交通网络效益评价
  • 附录C 地铁车站影响范围及用地开发规模和强度计算方法
  • 附:条文解析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模式及系统型式
  • 3.1 一般规定
  • 3.2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模式选择及系统型式选择
  • 4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
  • 4.1 一般规定
  • 4.2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理念
  • 4.3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一般技术方法
  • 5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
  • 5.1 一般规定
  • 5.2 城市叫饿哦那个枢纽的功能分类
  • 5.3 城市轨道叫饿哦那个枢纽的布局和规模
  • 6 一体化衔接
  • 6.1 一般规定
  • 6.2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一体化规划设计
  • 6.3 一体化衔接衔接保障措施
  • 7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城市用地规划
  • 7.1 一般规定
  • 7.2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周边用地规划
  • 8 客流预测
  • 8.1 一般规定
  • 8.2 线网规划段客流预测
  • 8.3 建设规划阶段客流预测
  • 8.4 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客流预测
  • 8.5 客流敏感性分析与评价
  • 9 线路规划方案及控制
  • 9.1 一般规定
  • 9.2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敷设方式选择与确定
  • 9.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置与规划设计
  • 9.4 线路、车站、车场的规划控制
  • 10 线网修建顺序
  • 10.1 一般规定
  • 10.2 建设时机选择
  • 10.3 建设规模确定及修建顺序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