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50267-97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 3.1 计算模型
  • 3.2 抗震计算
  • 3.3 地震作用
  • 3.4 作用效应组合和截面抗震验算
  • 3.5 抗震构造措施
  • 4 设计地震震动
  • 4.1 一般规定
  • 4.2 极限安全地震震动的加速度峰值
  • 4.3 设计反应谱
  • 4.4 设计加速度时间过程
  • 5 地基和斜坡
  • 5.1 一般规定
  • 5.2 地基的抗滑验算
  • 5.3 地基液化判别
  • 5.4 斜坡抗震稳定性验算
  • 6 安全壳、建筑物和构筑物
  • 6.1 一般规定
  • 6.2 作用和作用效应组合
  • 6.3 应力计算和截面设计
  • 6.4 基础抗震验算
  • 7 地下结构和地下管道
  • 7.1 一般规定
  • 7.2 地下结构抗震计算
  • 7.3 地下管道抗震计算
  • 7.4 抗震验算和构造措施
  • 8 设备和部件
  • 8.1 一般规定
  • 8.2 地震作用
  • 8.3 作用效应组合和设计限值
  • 8.4 地震作用效应计算
  • 9 工艺管道
  • 9.1 一般规定
  • 9.2 作用效应组合和设计限值
  • 9.3 地震作用效应计算
  • 10 地震检测与报警
  • 10.1 仪器设置
  • 10.2 仪器性能
  • 10.3 观测站设置
  • 附录A 各类物项分类示例
  • 附录B 建筑物、构筑物采用的作用效应组合及有关系数
  • 附录C 地震震动衰减规律
  • 附录D 地下结构地震作用效应计算方法及简图
  • 附录E 设计楼层反应谱的修正
  • 附录F 设备、部件采用的容许应力和设计限值
  • 附录G 验证试验
  • 附录H 本规范用词说明
  • 附加说明
  • 附:条文说明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3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 3.1 计算模型
  • 3.2 抗震计算
  • 3.3 地震作用
  • 3.4 作用效应组合和截面抗震验算
  • 3.5 抗震构造措施
  • 4 设计地震震动
  • 4.1 一般规定
  • 4.2 极限安全地震震动的加速度峰值
  • 4.3 设计反应谱
  • 5 地基和斜坡
  • 5.1 一般规定
  • 5.2 地基的抗滑验算
  • 5.3 地基液化判别
  • 5.4 斜坡抗震稳定性验算
  • 6 安全壳、建筑物和构筑物
  • 6.1 一般规定
  • 6.2 作用和作用效应组合
  • 6.4 基础抗震验算
  • 7 地下结构和地下管道
  • 7.1 一般规定
  • 7.2 地下结构抗震计算
  • 7.3 地下管道抗震计算
  • 7.4 抗震验算和构造措施
  • 8 设备和部件
  • 8.1 一般规定
  • 8.2 地震作用
  • 8.3 作用效应组合和设计限值
  • 8.4 地震作用效应计算
  • 9 工艺管道
  • 9.1 一般规定
  • 9.2 作用效应组合和设计限值
  • 9.3 地震作用效应计算
  • 10 地震检测与报警
  • 附录G 验证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