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50662-2011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资料
  • 4 冰冻荷载
  • 5 材料与结构
  • 5.1 混凝土与砌石材料
  • 5.2 保温材料
  • 5.3 分缝和止水
  • 5.4 结构构造
  • 6 挡水与泄水建筑物
  • 6.1 一般规定
  • 6.2 混凝土坝与砌石坝
  • 6.3 土石坝
  • 6.4 溢流坝与岸边溢洪道
  • 6.5 泄洪洞与坝体泄水孔
  • 6.6 堤防与护岸
  • 7 取水与输水建筑物
  • 7.1 一般规定
  • 7.2 取水口排冰
  • 7.3 明渠冬季输水
  • 7.4 暗管与隧洞
  • 8 渠道与渠道衬砌
  • 8.1 一般规定
  • 8.2 衬砌结构抗冻胀稳定性要求
  • 8.3 渠道衬砌结构
  • 8.4 冻胀土基处理
  • 8.5 渠坡稳定要求
  • 9 泵站与电站建筑物
  • 9.1 一般规定
  • 9.2 前池排冰
  • 9.3 地面厂(泵)房
  • 10 闸涵建筑物
  • 10.1 一般规定
  • 10.2 结构与布置
  • 10.3 稳定与强度验算
  • 10.4 抗冻胀措施
  • 11 挡土结构(墙)
  • 11.1 一般规定
  • 11.2 水平冻胀力的计算
  • 11.3 抗冻胀措施
  • 12 桥梁和渡槽
  • 12.1 一般规定
  • 12.2 基础结构
  • 12.3 基础的稳定与强度验算
  • 13 水工金属结构
  • 13.1 一般规定
  • 13.2 闸门
  • 13.3 拦污栅
  • 13.4 露天压力钢管
  • 附录A 中国主要河流冰情特征
  • 附录B 土的冻结深度的确定
  • 附录C 土的冻胀量的确定
  • 附录D 冰压力计算
  • 附录E 门叶电热法防冰冻计算
  • 附录F 压力水射流法防冰冻计算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附:条文说明
  • 1 总则
  • 3 基本资料
  • 4 冰冻荷载
  • 5 材料与结构
  • 5.1 混凝土与砌石材料
  • 5.2 保温材料
  • 5.3 分缝和止水
  • 5.4 结构构造
  • 6 挡水与泄水建筑物
  • 6.1 一般规定
  • 6.2 混凝土坝与砌石坝
  • 6.3 土石坝
  • 6.4 溢流坝与岸边溢洪道
  • 6.5 泄洪洞与坝体泄水孔
  • 7 取水与输水建筑物
  • 7.1 一般规定
  • 7.2 取水口排冰
  • 7.3 明渠冬季输水
  • 7.4 暗管与隧洞
  • 8 渠道与渠道衬砌
  • 8.1 一般规定
  • 8.2 衬砌结构抗冻胀稳定性要求
  • 8.3 渠道衬砌结构
  • 8.4 冻胀土基处理
  • 8.5 渠坡稳定要求
  • 9 泵站与电站建筑物
  • 9.2 前池排冰
  • 9.3 地面厂(泵)房
  • 10 闸涵建筑物
  • 10.1 一般规定
  • 10.2 结构与布置
  • 10.3 稳定与强度验算
  • 10.4 抗冻胀措施
  • 11 挡土结构(墙)
  • 11.1 一般规定
  • 11.2 水平冻胀力的计算
  • 11.3 抗冻胀措施
  • 12 桥梁和渡槽
  • 12.1 一般规定
  • 12.2 基础结构
  • 12.3 基础的稳定与强度验算
  • 13 水工金属结构
  • 13.1 一般规定
  • 13.2 闸门
  • 13.3 拦污栅
  • 13.4 露天压力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