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总则
  • 2 术语、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3. 1 一般规定
  • 3.2 设计计算原则
  • 3.3 加固方法及配合使用的技术
  • 4 材料
  • 4.1 水泥
  • 4.2 混凝土
  • 4.3 钢材及焊接材料
  • 4.4 纤维和纤维复合材
  • 4.5 结构加固用胶粘剂
  • 4.6 混凝土裂缝修补材料
  • 4.7 阻锈剂
  • 5.2 受弯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
  • 5 增大截面加固法
  • 5.1 设计规定
  • 5.3 受弯构件斜截面加固计算
  • 5.4 受压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
  • 5.5 构造规定
  • 6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 6.1 设计规定
  • 6.2 加固计算
  • 6.3 构造规定
  • 7 外加预应力加固法
  • 7.1 设计规定
  • 7.2 加固计算
  • 7.3 构造规定
  • 8 外粘型钢加固法
  • 8.1 设计规定
  • 8.2 加固计算
  • 8.3 构造规定
  • 9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
  • 9.1 设计规定
  • 9.2 受弯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
  • 9.3 受弯构件斜截面如圃计算
  • 9.4 受压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
  • 9.5 受压构件斜截面加固计算
  • 9.6 太偏心受压构件加固计算
  • 9.7 受拉构件E截面加固计算
  • 9.8 提商柱的延性的加固计算
  • 9.9 构造规定
  • 10 粘贴钢板加固法
  • 10.1 设计规定
  • 10.2 受弯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
  • 10.3 受弯构件斜截面加固计算
  • 10.4 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如固计算
  • 10.5 受拉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
  • 10.6 构造规定
  • 11 增设支点加固法
  • 11.1 设计规定
  • 11.2 加固计算
  • 11.3 构造规定
  • 12 植筋技术
  • 12.1 设计规定
  • 12.2 锚固计算
  • 12.3 构造规定
  • 13 锚栓技术
  • 13.1 设计规定
  • 13.2 铺栓钢材承载力验算
  • 13.3 基材混凝土承载力验算
  • 13.4 构造规定
  • 14 裂缝修补技术
  • 14.1 设计规定
  • 14.2 裂缝修补要求
  • 附录A 已有建筑物结构荷载标准值的确定
  • 附录B 己有结构混凝土回弹值龄期修正的规定
  • 附录C 纤维材料主要力学性能
  • 附录D 纤维复合材层间剪切强度制定方法
  • 附录E 粘结材料粘合加固材与基材的正拉粘结强度现场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
  • 附录F 粘结材料粘合加固材与基材的正拉粘结强度试验室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
  • 附录G 富填料肢体、聚合物砂浆体劈裂抗拉强度测定方法
  • 附录H 高强聚合物砂浆体抗折强度测定方法
  • 附录J 富填料粘结材料拉伸抗剪强度测定方法(钢套筒法)
  • 附录K 约束拉拔条件下胶粘剂粘结钢筋与基材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测定方法
  • 附录L 结构用胶粘剂湿热老化性能测定方法
  • 附录M 锚栓连接受力分析方法
  • 附录N 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 附录P 钢丝缉网片-聚合物砂浆外加层加固法
  • 附录Q 绕丝加固法
  • 附录R 已有混凝土结构钢筋阻锈方法
  • 本规范用词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