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5269-2023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基本规定
4 工程勘察要求
4.1 一般规定
4.2 城市道路工程
4.3 城市桥涵工程
4.4 地下洞室工程
4.5 综合管廊工程
4.6 城市隧道工程
4.7 室外管道工程
4.8 城市堤岸工程
4.9 城市废弃物填埋场工程
4.10 城市绿地工程
4.11 城市给排水厂站工程
4.12 既有市政基础设施改扩建工程
5 工法勘察要求
5.1 一般规定
5.2 明挖和沉井法
5.3 盾构法
5.4 顶管法
5.5 定向钻法
6 特殊性岩土和不良地质作用
6.1 一般规定
6.2 填土
6.3 软土
6.4 黄土
6.5 膨胀土
6.6 盐渍土
6.7 风化岩和残积土
6.8 岩溶和土洞
6.9 断裂和地震效应
7 地下水
7.1 一般规定
7.2 地下水的勘察内容
7.3 水文地质参数测定
7.4 地下水作用评价
8 调绘、勘探与原位测试
8.1 一般规定
8.2 调查与测绘
8.3 工程物探
8.4 勘探点定位和测量
8.5 原位测试
8.6 钻探
8.7 井探、槽探与洞探
8.8 取样
9 室内试验
9.1 一般规定
9.2 土的物理性质试验
9.3 土的压缩——固结试验
9.4 土的抗剪强度试验
9.5 土的动力性质试验
9.6 土的热物性试验
9.7 岩石试验
10 岩土参数统计与选用
10.1 一般规定
10.2 岩土参数统计分析
10.3 岩土参数代表值的选用
10.4 地基承载力
10.5 桩基承载力
10.6 锚杆(索)
11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11.1 一般规定
11.2 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
11.3 地基基础评价
11.4 地下工程和基坑与边坡工程评价
12 成果报告
12.1 一般规定
12.2 成果报告的基本内容
12.3 成果报告的图表
附录A 岩土试验项目
附录B 沉井外壁与土体间的单位摩阻力
附录C 基床系数经验值
附录D 围岩分级
附录E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
附录F 顶管阻力计算
附录G 渗透系数计算
附录H 地下水类型与岩土体渗透等级
附录J 常用的工程物探方法
附录K 常用的原位测试方法
附录L 岩土热物理指标经验值
附录M 地基岩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条文说明
1 总则
3 基本规定
4 工程勘察要求
4.2 城市道路工程
4.3 城市桥涵工程
4.4 地下洞室工程
4.5 综合管廊工程
4.6 城市隧道工程
4.7 室外管道工程
4.8 城市堤岸工程
4.9 城市废弃物填埋场工程
4.10 城市绿地工程
4.11 城市给排水厂站工程
4.12 既有市政基础设施改扩建工程
5 工法勘察要求
5.1 一般规定
5.2 明挖和沉井法
5.3 盾构法
5.4 顶管法
5.5 定向钻法
6 特殊性岩土和不良地质作用
6.1 一般规定
6.2 填土
6.3 软土
6.4 黄土
6.6 盐渍土
6.7 风化岩和残积土
6.8 岩溶和土洞
6.9 断裂和地震效应
7 地下水
7.1 一般规定
7.2 地下水的勘察内容
7.3 水文地质参数测定
7.4 地下水作用评价
8 调绘、勘探与原位测试
8.1 一般规定
8.2 调查与测绘
8.3 工程物探
8.4 勘探点定位和测量
8.5 原位测试
8.6 钻探
8.7 井探、槽探与洞探
8.8 取样
9 室内试验
9.1 一般规定
9.2 土的物理性质试验
9.3 土的压缩——固结试验
9.4 土的抗剪强度试验
9.5 土的动力性质试验
9.6 土的热物性试验
9.7 岩石试验
10 岩土参数统计与选用
10.1 一般规定
10.2 岩土参数统计分析
10.3 岩土参数代表值的选用
10.4 地基承载力
10.5 桩基承载力
10.6 锚杆(索)
11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11.1 一般规定
11.2 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
11.3 地基基础评价
11.4 地下工程和基坑与边坡工程评价
12 成果报告
12.1 一般规定
12.2 成果报告的基本内容
12.3 成果报告的图表
附录G 渗透系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