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11/1505-2022
  • 1 总则
  • 2 术语、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4 规划
  • 4.1 一般规定
  • 4.2 布局
  • 4.3 入廊管线及断面
  • 4.4 三维控制
  • 4.5 附属及配套设施
  • 5 总体设计
  • 5.1 一般规定
  • 5.2 断面设计
  • 5.3 平面设计
  • 5.4 纵断设计
  • 5.5 节点设计
  • 5.6 支吊架系统
  • 5.7 人民防空防护设计
  • 6 结构设计
  • 6.1 一般规定
  • 6.2 材料
  • 6.3 结构上的作用
  • 6.4 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
  • 6.5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 6.6 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
  • 6.7 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结构
  • 6.8 其他结构形式综合管廊
  • 6.9 抗震设计
  • 6.10 耐久性设计
  • 6.11 构造要求
  • 7 附属系统设计
  • 7.1 消防系统
  • 7.2 通风系统
  • 7.3 供电系统
  • 7.4 照明系统
  • 7.5 监控系统
  • 7.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7.7 给排水系统
  • 7.8 标识系统
  • 8 智慧管理系统
  • 8.1 一般规定
  • 8.2 系统架构
  • 8.3 系统设计
  • 8.4 系统功能
  • 8.5 网络安全
  • 8.6 接口要求
  • 9 入廊管线设计
  • 9.1 一般规定
  • 9.2 给水、再生水管道
  • 9.3 排水管渠
  • 9.4 天然气管道
  • 9.5 热力管道
  • 9.6 电力电缆
  • 9.7 信息线缆
  • 9.8 气力垃圾输送管道
  • 9.9 海水输送管道
  • 9.10 入廊管线监控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条文说明.
  • 1 总则
  • 2 术语与符号
  • 3 基本规定
  • 4 规划
  • 4.1 一般规定
  • 4.2 系统布局
  • 4.3 入廊管线及断面选型
  • 4.4 三维控制
  • 4.5 配套设施
  • 5 总体设计
  • 5.1 一般规定
  • 5.2 断面设计
  • 5.4 纵断设计
  • 5.5 节点设计
  • 5.6 支吊架系统
  • 5.7 人民防空防护设计
  • 6 结构设计
  • 6.1 一般规定
  • 6.2 材料
  • 6.3 结构上的作用
  • 6.5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 6.6 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
  • 6.7 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结构
  • 6.8 其他结构形式综合管廊
  • 6.9 抗震设计
  • 6.10 耐久性设计
  • 6.11 构造要求
  • 7 附属系统设计
  • 7.1 消防系统
  • 7.2 通风系统
  • 7.3 供电系统
  • 7.7 给排水系统
  • 7.8 标识系统
  • 8 智慧管理系统
  • 8.2 系统架构
  • 9 入廊管线设计
  • 9.1 一般规定
  • 9.3 排水管渠
  • 9.4 天然气管道
  • 9.5 热力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