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SRTYHKJ
  • 1 总则
  • 1.1 编制目的
  • 1.2 适用范围
  • 1.3 基本原则
  • 1.4 主要内容
  • 1.5 儿童参与
  • 1.6 与相关标准规范的关系
  • 2 建设要点
  • 2.1 城市层面
  • 2.2 街区层面
  • 2.3 社区层面
  • 3 公共服务设施适儿化改造
  • 3.1 托育服务设施
  • 3.2 教育设施
  • 3.3 医疗卫生设施
  • 3.4 儿童福利设施
  • 3.5 图书阅览设施
  • 3.6 展示与艺术表演设施
  • 3.7 体育设施
  • 3.8 通则要求
  • 4 道路空间适儿化改造
  • 4.1 学径空间
  • 4.2 学校周边道路空间
  • 4.3 儿童主要活动场所周边道路空间
  • 4.4 候车空间
  • 4.5 通则要求
  • 5 公园绿地适儿化改造
  • 5.1 郊野型公园
  • 5.2 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和广场
  • 5.3 社区公园、游园和口袋公园
  • 5.4 通则要求
  • 6 校外活动场所建设
  • 6.1 建设目标
  • 6.2 劳动教育场所
  • 6.3 自然教育场所
  • 6.4 美感教育场所
  • 6.5 科技体验场所
  • 6.6 课外实践场所
  • 6.7 素质拓展场所
  • 6.8 通则要求
  • 7 游憩设施建设
  • 7.1 建设目标
  • 7.2 室外游憩设施
  • 7.3 室内游憩设施
  • 7.4 通则要求
  • 8 实施保障
  • 8.1 制定建设方案
  • 8.2 开展试点建设
  • 8.3 完善建设标准
  • 8.4 实施动态评估
  • 8.5 保障儿童参与
  • 8.6 强化宣传引导
  • 9 附录: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