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11/T1974-2022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施工准备
  • 4.1 一般规定
  • 4.2 临时设施
  • 4.3 既有管线探测、保护与改移
  • 4.4 既有建(构)筑物调查与保护
  • 5 管廊结构施工
  • 5.1 一般规定
  • 5.2 明挖法施工
  • 5.3 盖挖法施工
  • 5.4 浅埋暗挖法施工
  • 5.5 盾构法施工
  • 5.6 预制顶推法施工
  • 5.7 附属结构及接驳结构施工
  • 6 附属设施系统施工
  • 6.1 一般规定
  • 6.2 排水系统
  • 6.3 消防系统
  • 6.4 通风系统
  • 6.5 供电系统
  • 6.6 照明系统
  • 6.7 监控报警系统
  • 6.8 智慧管理系统
  • 6.9 标识系统
  • 7 入廊管线施工
  • 7.1 一般规定
  • 7.2 给水、再生水管道
  • 7.3 排水管道
  • 7.4 电力电缆
  • 7.5 通信管线
  • 7.6 热力管道
  • 7.7 燃气管道
  • 8 监控量测
  • 8.1 一般规定
  • 8.2 变形监测控制网
  • 8.3 现场巡查
  • 8.4 周边环境监测
  • 8.5 结构变形监测
  • 9 绿色施工
  • 9.1 一般规定
  • 9.2 环境保护
  • 9.3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 9.4 职业安全与健康
  • 附录A 施工监测技术要求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条文说明
  • 1 总则
  • 3 基本规定
  • 4 施工准备
  • 4.1 一般规定
  • 4.2 临时设施
  • 4.3 既有管线探测、保护与改移
  • 4.4 既有建(构)筑物调查与保护
  • 5 管廊结构施工
  • 5.2 明挖法施工
  • 5.3 盖挖法施工
  • 5.4 浅埋暗挖法施工
  • 5.5 盾构法施工
  • 5.6 预制顶推法施工
  • 5.7 附属结构及接驳结构施工
  • 6 附属设施系统施工
  • 6.1 一般规定
  • 6.2 排水系统
  • 6.3 消防系统
  • 6.4 通风系统
  • 6.5 供电系统
  • 6.6 照明系统
  • 6.7 监控报警系统
  • 6.8 智慧管理系统
  • 6.9 标识系统
  • 7 入廊管线施工
  • 7.1 一般规定
  • 7.2 给水、再生水管道
  • 7.3 排水管道
  • 7.4 电力电缆
  • 7.5 通信管线
  • 7.6 热力管道
  • 7.7 燃气管道
  • 8 监控量测
  • 8.1 一般规定
  • 8.2 变形监测控制网
  • 8.3 现场巡查
  • 8.4 周边环境监测
  • 8.5 结构变形监测
  • 9 绿色施工
  • 9.1 一般规定
  • 9.2 环境保护
  • 9.3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 9.4 职业安全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