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B/T 4733-2019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3.1 基础资料
  • 3.2 井巷布置
  • 3.3 支护
  • 3.4 岩石(土)力学工作
  • 4 平巷与平硐
  • 4.1 一般规定
  • 4.2 断面
  • 4.3 轨道线路平面
  • 4.4 水沟
  • 4.5 交岔点
  • 4.6 支护设计
  • 4.7 主平硐硐口和硐门
  • 4.8 管道和电缆敷设
  • 5 斜井
  • 5.1 一般规定
  • 5.2 井颈设计与支护
  • 5.3 断面与支护
  • 5.4 轨道铺设
  • 5.5 水沟设置
  • 5.6 管道电缆敷设
  • 5.7 矿车组斜井
  • 5.8 萁斗斜井
  • 5.9 带式输送机斜井
  • 5.10 其他斜井
  • 6 斜坡道
  • 6.1 一般规定
  • 6.2 线路
  • 6.3 断面
  • 6.4 路面结构
  • 7 竖井
  • 7.1 一般规定
  • 7.2 断面
  • 7.3 井颈
  • 7.4 井筒支护
  • 7.5 井筒装备及防腐
  • 7.6 马头门
  • 7.7 盲竖井
  • 7.8 井底结构及井底水窝
  • 7.9 箕斗计量、装载及粉矿回收设施
  • 7.10 风井
  • 7.11 电梯井、设备井与管缆井
  • 7.12 竖井延深
  • 7.13 竖井特殊施工方法
  • 8 井底车场
  • 8.1 一般规定
  • 8.2 平面布置
  • 8.3 纵断面布置
  • 9 溜破装载系统
  • 9.1 溜井和溜槽
  • 9.2 卸矿硐室
  • 9.3 地下贮矿仓
  • 9.4 地下破碎系统
  • 9.5 装矿硐室
  • 9.6 辅助设施
  • 10 硐室
  • 10.1 提升机硐室
  • 10.2 水泵硐室、水仓及排泥及中央变电硐室
  • 10.3 爆破器材库
  • 10.4 修理硐室
  • 10.5 防水闸口硐室
  • 10.6 采区变电硐室
  • 10.7 通风机硐室
  • 10.8 消防材料列车库硐室
  • 10.9 避灾硐室
  • 10.10 其他硐室
  • 11 消防和安全标志
  • 11.1 消防
  • 11.2 安全标志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条文说明
  • 1 总则
  • 3 基本规定
  • 3.1 基础资料
  • 3.2 井巷布置
  • 3.3 支护
  • 3.4 岩石(土)力学工作
  • 4 平巷与平硐
  • 4.1 一般规定
  • 4.2 断面
  • 4.3 轨道线路平面
  • 4.4 水沟
  • 4.5 交岔点
  • 4.6 支护设计
  • 4.7 主平硐硐口和硐门
  • 4.8 管道和电缆敷设
  • 5 斜井
  • 5.1 一般规定
  • 5.2 井颈设计与支护
  • 5.3 断面与支护
  • 5.4 轨道铺设
  • 5.5 水沟设置
  • 5.6 管道电缆敷设
  • 5.7 矿车组斜井
  • 5.8 箕斗斜井
  • 5.9 带式输送机斜井
  • 5.10 其他斜井
  • 6 斜坡道
  • 6.1 一般规定
  • 6.2 线路
  • 6.3 断面
  • 6.4 路面结构
  • 7 竖井
  • 7.1 一般规定
  • 7.2 断面
  • 7.3 井颈
  • 7.4 井筒支护
  • 7.5 井筒装备及防腐
  • 7.6 马头门
  • 7.7 盲竖井
  • 7.8 井底结构及井底水窝
  • 7.9 箕斗计量、装载及粉矿回收设施
  • 7.10 风井
  • 7.11 电梯井、设备井与管缆井
  • 7.12 竖井延深
  • 7.13 竖井特殊施工方法
  • 8 井底车场
  • 8.1 一般规定
  • 8.2 平面布置
  • 9 溜破装载系统
  • 9.1 溜井和溜槽
  • 9.2 卸矿硐室
  • 9.3 地下贮矿仓
  • 9.4 地下破碎系统
  • 9.5 装矿硐室
  • 9.6 辅助设施
  • 10 硐室
  • 10.1 提升机硐室
  • 10.2 水泵硐室、水仓及排泥及中央变电硐室
  • 10.3 瀑破器材库
  • 10.4 修理硐室
  • 10.5 防水闸口硐室
  • 10.6 采区变电硐室
  • 10.7 通风机硐室
  • 10.8 消防材料列车库硐室
  • 10.9 避灾硐室
  • 10.10 其他硐室
  • 11 消防与安全标志
  • 11.1 消防
  • 11.2 安全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