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7702-2021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使用条件
4.1 正常使用条件
4.1.1 概述
4.1.2 海拔
4.1.3 最高运行温度(θmax)
4.1.4 强制冷却下的运行温度
4.2 非正常使用条件
5 质量要求和试验
5.1 试验要求
5.1.1 概述
5.1.2 试验条件
5.2 试验分类
5.2.1 概述
5.2.2 例行试验
5.2.3 型式试验
5.3 电容和tanδ测量
5.3.1 测量程序
5.3.2 电容的允许偏差
5.3.3 损耗角正切要求(tanδ)
5.4 损耗角正切(tanδ)测量
5.4.1 测量
5.4.1.1 概述
5.4.1.2 交流电容器
5.4.1.3 直流电容器
5.4.2 损耗角正切要求
5.5 端子间电压试验
5.5.1 概述
5.5.2 例行试验
5.5.3 型式试验
5.6 端子与外壳间交流电压试验
5.7 内部放电器件试验
5.8 密封性试验
5.9 冲击放电试验
5.10 热稳定性试验
5.10.1 概述
5.10.2 测量程序
5.11 自愈性试验
5.12 谐振频率测量
5.13 环境试验
5.13.1 温度变化
5.13.2 恒定湿热试验
5.14 机械试验
5.14.1 端子机械试验
5.14.2 外观检查
5.14.3 振动和冲击
5.15 耐久性试验
5.15.1 概述
5.15.2 试验前单元的预处理
5.15.3 初始电容及损耗角正切测量
5.15.4 耐久性试验
5.15.5 最终电容和tanδ测量
5.15.6 验收准则
5.16 破坏试验
5.16.1 概述
5.16.2 交流电容器试验顺序
5.16.3 直流电容器试验顺序
5.17 内部熔丝的隔离试验
5.17.1 概述
5.17.2 隔离要求
5.17.3 耐受要求
5.17.4 试验程序
5.17.5 电容测量
5.17.6 外观检查
5.17.7 电压试验
6 过负荷
7 安全要求
7.1 放电器件
7.2 外壳连接
7.3 环境保护
7.4 其他安全要求
8 标志
9 安装和运行导则
9.1 总则
9.2 额定电压的选取
9.3 运行温度
9.3.1 概述
9.3.2 安装
9.3.3 非正常冷却条件
9.4 特殊使用条件
9.5 过电压
9.6 过电流
9.7 投切和保护装置
9.8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选取
9.8.1 爬电距离
9.8.2 空气间隙
9.9 连接件
9.10 电容器的并联连接
9.11 电容器的串联连接
9.12 磁损耗和涡流
9.13 电容器内部的内部熔丝和隔离器的保护导则
9.14 无保护的电容器导则
附录A(资料性) 波形
附录B(规范性) 具有作为频率函数的正弦电压并在最高温度(θmax)下的电容器运行限值
附录C(规范性) 谐振频率测量方法—示例
C.1 方法1
C.2 方法2
参考文献
图1 破坏试验电路
图2 直流电压源N—类型1
图3 直流电压源N—类型2
图A.1 波形及其回路示例
图B.1 电源条件
图C.1 测量回路
图C.2 电容器端电压和电源频率之间的关系曲线
图C.3 放电电流波形
表1 端子间试验电压
表2 端子强度试验
表3 耐久性试验
表4 安全系统类型和破坏试验方法
表5 最高允许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