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ZF-2018-12
  • 1. 总则
  • 2. 建设用地分类和容量指标
  • 2.1 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 2.2 建设用地容量指标
  • 3. 建筑工程
  • 3.1 建筑间距
  • 3.2 建筑日照
  • 3.3 建筑离界距离
  • 3.4 建筑退让距离
  • 3.5 建筑设计的相关规定
  • 3.6 指标计算的相关规定
  • 3.7 竖向设计
  • 4. 建筑环境与配套设施
  • 4.1 绿化用地
  • 4.2 广场
  • 4.3 配套设施
  • 4.4 地下空间
  • 5. 道路交通
  • 5.1 道路
  • 5.2 轨道交通
  • 5.3 交通影响评价
  • 5.4 停车场配建规定
  • 6. 市政管线
  • 6.1 市政管线敷设位置
  • 6.2 电力线路及设施
  • 6.3 石油管道敷设要求
  • 6.4 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敷设要求
  • 6.5 地下管道敷设净距控制
  • 6.6 地下市政管线交叉控制
  • 6.7 地下市政管线埋设深度
  • 6.8 市政管线安全防护
  • 6.9 架空管线控制
  • 6.10 工程管线跨河
  • 6.11 城市道路隧道内市政管线敷设
  • 6.12 综合管廊
  • 6.13 补充条款
  • 7.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 7.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
  • 7.2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 7.3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 7.4 历史地段的保护
  • 7.5 地下文物埋藏区的保护
  • 7.6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
  • 7.7 历史建筑的保护
  • 7.8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保护
  • 7.9 城市风貌特色的保护
  • 8. 城市防灾减灾
  • 8.1 基本准则
  • 8.2 城市消防
  • 8.3 城市人民防空
  • 8.4 城市防震减灾
  • 8.5 地质灾害防治
  • 8.6 城市防洪
  • 8.7 重大危险设施灾害防治
  • 8.8 应急避难场所
  • 9. 附则
  • 10. 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