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QT3057-2019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评价依据
  • 5 建设项目概况
  • 5.1 基本情况
  • 5.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5.3 自然及社会环境概况
  • 5.4 线路工程
  • 5.5 站场工程
  • 5.6 公用工程
  • 6 评价范围、单元划分与评价方法选择
  • 6.1 评价范围
  • 6.2 评价单元的划分
  • 6.3 评价方法的选择
  • 7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 7.1 输送介质
  • 7.2 自然及社会环境
  • 7.3 线路工程
  • 7.4 站场工程
  • 7.5 公用工程
  • 7.6 建设项目相互影响
  • 7.7 重大危险源辨识
  • 7.8 辨识结果汇总
  • 8 单元安全评价
  • 8.1 一般规定
  • 8.2 线路工程
  • 8.3 站场工程
  • 8.4 公用工程
  • 9 安全管理
  • 9.1 安全管理机构设置
  • 9.2 人员编制与安全管理人员设置
  • 9.3 个体安全防护用品配备
  • 9.4 抢修机构设置及设备配备
  • 9.5 安全投入
  • 9.6 外部依托力量
  • 10 结论与建议
  • 10.1 结论
  • 10.2 对安全设施设计的建议
  • 10.3 对施工的建议
  • 10.4 对生产运行的建议
  • 11 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
  • 12 附件与附图
  • 12.1 附件
  • 12.2 附图
  • 13 报告编制要求
  • 13.1 结构
  • 13.2 字号和字体
  • 13.3 纸张、排版
  • 13.4 印刷
  • 13.5 封装
  • 附录A(资料性附录) 主要安全设施
  •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安全评价报告封面格式
  • 附录C(规范性附录) 安全评价报告扉页格式
  • 附录D(规范性附录) 安全评价报告评价人员名单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