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d_1524608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材料
  • 3.1 混凝土
  • 3.2 钢筋
  • 4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 4.1 一般规定
  • 4.2 板的计算
  • 4.3 梁的计算
  • 4.4 拱的计算
  • 4.5 耐久性设计要求
  • 5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 5.1 一般规定
  • 5.2 受弯构件
  • 5.3 受压构件
  • 5.4 受拉构件
  • 5.5 受扭构件
  • 5.6 受冲切构件
  • 5.7 局部承压构件
  • 6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 6.1 一般规定
  • 6.2 钢筋预应力损失
  • 6.3 抗裂验算
  • 6.4 裂缝宽度验算
  • 6.5 挠度验算
  • 7 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计算
  • 7.1 持久状况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力计算
  • 7.2 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计算
  • 8 构件计算的规定
  • 8.1 组合式受弯构件
  • 8.2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锚固区
  • 8.3 支座处横隔梁
  • 8.4 墩台盖梁
  • 8.5 桩基承台
  • 8.6 铰
  • 8.7 支座
  • 8.8 桥梁伸缩装置
  • 9 构造规定
  • 9.1 一般规定
  • 9.2 板
  • 9.3 梁
  • 9.4 预应力混凝土上部结构
  • 9.5 拱桥
  • 9.6 柱、墩台和桩基承台
  • 9.7 支座和伸缩装置
  • 9.8 涵洞、吊环和铰
  • 附录A 桥梁结构的实用精细化分析模型
  • 附录B 拉压杆模型分析方法
  • 附录C 混凝土收缩应变和徐变系数计算及钢筋松弛损失中间值与终极值的比值
  • 附录D 温差作用效应计算公式
  • 附录E 受压构件计算长度的简化计算公式
  • 附录F 沿周边均匀配置纵向钢筋的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抗压承载力计算
  • 附录G 预应力曲线钢筋由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考虑反向摩擦后的预应力损失简化计算
  • 附录H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弹性压缩损失的简化计算
  • 附录J 允许开裂的B类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压区高度计算
  • 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 附件《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 条文说明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3 材料
  • 4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 5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 6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 7 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计算
  • 8 构件计算的规定
  • 9 构造规定
  • 附录A 桥梁结构的实用精细化分析模型
  • 附录B 拉压杆模型分析方法
  • 附录C 混凝土收缩应变和徐变系数计算及钢筋松弛损失中间值与终极值的比值
  • 附录D 温差作用效应计算公式
  • 附录E 受压构件计算长度的简化计算公式
  • 附录F 沿周边均匀配置纵向钢筋的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抗压承载力计算
  • 附录G 预应力曲线钢筋由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考虑反向摩擦后的预应力损失简化计算
  • 附录J 允许开裂的B 类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压区高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