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d_10342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定义、缩略语和符号
  • 4 相关威胁值——雷电流参数
  • 5 按防雷区布置 SPD
  • 6 对 SPD 的性能要求
  • 7 能量配合
  • 8 验证方法
  • 附录A(资料性附录) 两个 SPD 间配合的若干例子
  • A.1 限压型 SPD 间配合的例子
  • A.2 电压开关型与限压型 SPD 间的配合实例
  •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影响被保护系统中雷电流分布的若干因素
  • B.1 影响低压系统中雷电流分布的因素
  • 附录C(资料性附录) SPD 的安装位置
  • C.1 安装位置
  • 参考文献
  • 图1 将需要保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防雷区的示例
  • 图2 一座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防雷区并作适当等电位连接的例子
  • 图3 CBN 阻抗低得可忽略不计时,建筑物中 SPD 能量配合的基本模型(见7.1)
  • 图4 两个限压型 SPD 的基本组合与能量配合
  • 图5 电压开关型 SPD 和限压型 SPD 的基本组合与能量配合
  • 图6 以10/350 μs及0.1 kA/μs进行能量配合时,确定去耦电感的原则
  • 图7 方案Ⅰ(限压型 SPD)的配合原则
  • 图8 方案Ⅱ(限压型 SPD)的配合原则
  • 图9 方案Ⅲ(电压开关型/限压型 SPD)的配合原则
  • 图10 方案Ⅳ的配合原则
  • 图11 用标准脉冲参数进行的1TE配合方法
  • 图A.1 两个限压型 SPD 间配合的电路图
  • 图A.2 两个限压型 SPD 的伏安特性
  • 图A.3 两个限压型 SPD 组合的电流和电压波形
  • 图A.4 电压开关型 SPD1 与限压型 SPD2 间配合的电路图
  • 图A.5 电压开关型与限压型 SPD 组合的电流和电压波形- SPD1 不放电
  • 图A.6 电压开关型与限压型 SPD 组合的电流和电压波形- SPD1 放电
  • 图A.7 对于10/350 μs冲击电流,电压开关型 SPD1 与限压型 SPD2 间能量配合的例子
  • 图A.8 对于0.1 kA/μs冲击电流,电压开关型 SPD1 与限压型 SPD2 间能量配合的例子
  • 图B.1 雷电流分布的基本模型
  • 图B.2 雷电流分布基本模型的电路图
  • 图B.3 连接电缆长度不同时,系统中雷电流的分布(见图B.2)
  • 图B.4 电缆长度为 500 m 时的电流分布(见图B.2)
  • 图B.5 电缆长度为 50 m 时的电流分布(见图B.2)
  • 图B.6 电缆长度为 100 m 时,变压器接地阻抗不同时的电流分布(见图B.2)
  • 图B.7 多个用户情况下雷电流分布的模型
  • 图B.8 多个用户情况下的电流分布(见图B.7)
  • 图B.9 流入配电系统的局部雷电流的简化计算
  • 图B.10 雷电流分布模型(另见图B.11)
  • 图B.11 简化后的等效电路图(另见图B.10)
  • 图C.1 模拟以不同长度电缆连接 SPD 及各种不同负载时的试验电路
  • 图C.2 SPD 及负载上的电压(1 m连接电缆,见图C.1)
  • 图C.3 SPD 及负载上的电压(10 m连接电缆,见图C.1)
  • 图C.4 SPD 及负载上的电压(100 m连接电缆,见图C.1)
  • 表1 首次雷击雷电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