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JT15-172-2019
  • 1 总则
  • 2 术语
  • 3 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 3.1 一般规定
  • 3.2 系统运能
  • 3.3 行车组织
  • 3.4 配线
  • 3.5 运营管理
  • 4 车辆
  • 4.1 一般规定
  • 4.2 列车安全与应急设施
  • 4.3 车体
  • 4.4 转向架
  • 4.5 制动系统
  • 4.6 电气系统
  • 5 限界
  • 5.1 一般规定
  • 5.2 基本参数
  • 5.3 车辆限界
  • 5.4 设备限界
  • 5.5 建筑限界
  • 5.6 站台建筑限界
  • 6 线路
  • 6.1 一般规定
  • 6.2 线路平面
  • 6.3 线路纵断面
  • 6.4 车挡
  • 7 道岔
  • 7.1 一般规定
  • 7.2 道岔类型
  • 7.3 道岔设备
  • 7.4 道岔设计
  • 8 车站建筑
  • 8.1 一般规定
  • 8.2 车站总体布置
  • 8.3 车站平面
  • 8.4 车站出入口
  • 8.5 人行楼梯、自动扶梯、电梯
  • 8.6 站台门
  • 8.7 无障碍设施
  • 9 车站结构
  • 9.1 一般规定
  • 9.2 设计荷载
  • 9.3 结构设计
  • 9.4 构造要求
  • 10 轨道梁桥工程
  • 10.1 一般规定
  • 10.2 设计荷载
  • 10.3 刚度要求
  • 10.4 结构设计
  • 10.5 构造要求
  • 11 供电系统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变电所
  • 11.3 充电设备
  • 11.4 电缆
  • 11.5 动力照明
  • 11.6 电力监控
  • 11.7 过电压防护与接地
  • 12 列车控制系统
  • 12.1 一般规定
  • 12.2 基本要求
  • 12.3 构成要求
  • 12.4 控制方式
  • 12.5 子系统要求
  • 12.6 RAMS要求
  • 13 通信及其他系统
  • 13.1 一般规定
  • 13.2 通信系统
  • 13.3 乘客信息及服务系统
  • 13.4 售检票系统
  • 13.5 安防系统
  • 13.6 其他
  • 14 综合调度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14.1 一般规定
  • 14.2 综合调度系统
  • 14.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14.4 应急指挥系统
  • 14.5 控制中心
  • 14.6 控制中心设施
  • 14.7 其他
  • 15 机电设备
  • 15.1 通风空调
  • 15.2 给水与排水
  • 16 综合车场
  • 16.1 一般规定
  • 16.2 功能及任务
  • 16.3 运用整备设施
  • 16.4 维修设施
  • 17 防灾与救援
  • 17.1 一般规定
  • 17.2 救援疏散
  • 17.3 防灾通信
  • 18 环境保护与景观
  • 18.1 一般规定
  • 18.2 噪声与振动
  • 18.3 屯磁辐射
  • 18.4 空气质量与废弃物回收
  • 18.5 污水与废水处理
  • 18.6 景观
  • 附录A 道岔
  • 附录B 限界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条文说明
  • 1 总则
  • 2 术语
  • 3 行车与运营组织
  • 3.1 一般规定
  • 3.2 系统运能
  • 3.4 配线
  • 3.5 运营管理
  • 4 车辆
  • 4.1 一般规定
  • 4.7 一般规定
  • 5 限界
  • 5.1 一般规定
  • 5.2 制定限界的参数
  • 6 线路
  • 6.1 一般规定
  • 6.2 线路平面
  • 6.3 线路纵断面
  • 7 道岔
  • 8 车站建筑
  • 8.1 一般规定
  • 8.4 车站出入口
  • 10 轨道梁桥
  • 10.2 设计荷载
  • 11 供电系统
  • 11.2 变电所
  • 11.5 动力照明
  • 12 列车控制系统
  • 12.1 一般规定
  • 12.3 构成要求
  • 14 综合调度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14.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16 综合车场
  • 17 防灾与救援
  • 17.1 一般规定
  • 17.2 救援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