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51397-2019
  • 1 总则
  • 2 术语
  • 3 总体要求
  • 4 设计条件
  • 4.1 环境条件
  • 4.2 大件运输条件
  • 4.3 交流系统条件
  • 4.4 直流输电线路和接地极参数
  • 5 设计要求
  • 5.1 额定值
  • 5.2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运行方式和控制模式设计
  • 6 接地方式
  • 7 电气主接线
  • 8 主回路参数计算
  • 8.1 基本控制策略
  • 8.2 主设备参数计算
  • 8.3 有功无功运行区间计算
  • 8.4 运行特性计算
  • 9 过电压和绝缘配合计算
  • 9.1 绝缘配合的步骤
  • 9.2 避雷器配置基本原则
  • 9.3 过电压类型
  • 9.4 保护水平和绝缘水平
  • 9.5 爬电距离的确定
  • 9.6 暂态过电压计算
  • 10 暂态电流计算
  • 11 可靠性和可用率
  • 12 换流站一次设备参数要求
  • 12.1 VSC 阀
  • 12.2 联接(换流)变压器
  • 12.3 桥臂电抗器
  • 12.4 直流电抗器
  • 12.5 启动电阻
  • 12.6 交流/直流侧接地装置
  • 12.7 直流开关
  • 12.8 避雷器
  • 12.9 测量装置
  • 13 换流站控制保护系统
  • 13.1 系统设计总体要求
  • 13.2 运行人员控制系统
  • 13.3 交直流站控系统
  • 13.4 直流控制系统
  • 13.5 直流保护系统
  • 13.6 远动通信系统
  • 13.7 站主时钟系统
  • 13.8 直流线路故障定位系统
  • 13.9 故障录波系统
  • 13.10 保护故障录波信息管理子站
  • 13.11 对其他二次子系统的设计要求
  • 13.12 试验要求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附: 条文说明
  • 2 术语
  • 3 总体要求
  • 4 设计条件
  • 4.1 环境条件
  • 4.3 交流系统条件
  • 5 设计要求
  • 5.1 额定值
  • 5.2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运行方式和控制模式设计
  • 6 接地方式
  • 7 电气主接线
  • 8 主回路参数计算
  • 8.1 基本控制策略
  • 9 过电压和绝缘配合计算
  • 9.2 避雷器配置基本原则
  • 9.4 保护水平和绝缘水平
  • 9.5 爬电距离的确定
  • 10 暂态电流计算
  • 11 可靠性和可用率
  • 12 换流站一次设备参数要求
  • 12.7 直流开关
  • 13 换流站控制保护系统
  • 13.1 系统设计总体要求
  • 13.2 运行人员控制系统
  • 13.3 交直流站控系统
  • 13.4 直流控制系统
  • 13.5 直流保护系统
  • 13.9 故障录波系统
  • 13.10 保护故障录波信息管理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