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0087.1-2018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评价指标
4.1 环境腐蚀性评价
4.2 金属腐蚀性评价
4.3 防腐层状况评价
4.4 阴极保护效果评价
4.5 交直流排流效果评价
5 预评价
5.1 一般要求
5.2 资料及数据收集
5.3 ECDA管段划分
5.4 检测方法的选择
5.5 ECDA可行性评价
6 间接检测与评价
6.1 一般要求
6.2 间接检测现场实施
6.3 教据的确认和修正
6.4 间接检测结果评价
7 直接检测与评价
7.1 一般要求
7.2 开挖顺序及数量
7.3 开挖检测要求
7.4 土壤腐蚀性检测
7.5 防腐(保温)层检测
7.6 管道腐蚀状况检查
7.7 腐蚀管道的安全评价
7.8 原因分析
7.9 间接评价分级准则、开挖顺序的修正
8 后评价
8.1 一般要求
8.2 再评价时间间隔的确定
8.3 ECDA有效性评价
8.4 反馈
9 记录和报告
9.1 记录
9.2 报告
附录A 各种记录表格
附录B 密间隔电位法(CIPS)
附录C 直流电位梯度法(DCVG)
附录D 交流电位梯度法(ACVG)
附录E 交流电流衰减法(ACAS)
附录F 皮尔逊法
咐录G 通/断电位测量测试方法
附录H 试片断电法
附录I 防腐层电阻率法
附录J 极值统计预测最大壁厚损失
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评价指标
4.4 阴极保护效果评价
4.5 交直流排流效果评价
5 预评价
5.3 ECDA管段划分
5.4 检测方法的选择
5.5 ECDA可行性评价
6 间接检测与评价
6.4 间接检测结果评价
7 直接检测与评价
7.3 开挖检测要求
7.5 防腐(保湿)层检测
7.7 腐蚀管道的安全评估
9 记录和报告
附录A 各种记录表格
附录D 交流电位梯度法(ACV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