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HT5010-2017
  • 1 总则
  • 2 术语、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3.1 设计年限
  • 3.2 设计指标
  • 3.3 设计流程
  • 3.4 航空交通量等级划分
  • 3.5 气候分区
  • 3.6 道面分区及道面结构厚度
  • 4 结构层组合设计
  • 4.1 一般规定
  • 4.2 道面结构组合
  • 4.3 道基与垫层
  • 4.4 基层
  • 4.5 面层
  • 4.6 其他功能层
  • 4.7 道肩结构
  • 5 沥青混合料设计
  • 5.1 一般规定
  • 5.2 材料规格及技术要求
  • 5.3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 6 结构设计参数
  • 6.1 交通参数
  • 6.2 道基回弹模量
  • 6.3 基层结构设计参数
  • 6.4 面层结构设计参数
  • 7 新建沥青道面结构厚度计算
  • 7.1 一般规定
  • 7.2 荷载重复作用次数计算
  • 7.3 累积损伤因子计算
  • 7.4 沥青道面结构厚度的确定
  • 8 沥青加铺层设计
  • 8.1 一般规定
  • 8.2 旧道面检测与评价
  • 8.3 加铺前旧道面的处治
  • 8.4 沥青加铺道面结构组合与厚度计算
  • 8.5 不停航沥青加铺设计措施
  • 附录A 气候分区方法
  • A.1 气候分区的确定与修正
  • A.2 代表性城市参考值
  • 附录B 查表法估计道基回弹模量参考取值
  • 附录C 沥青道面设计用飞机参数表
  • 附录D 结构设计参数
  • D.1 基层设计参数
  • D.2 面层结构设计参数
  • 附录E 荷载重复作用次数和累积损伤因子计算方法
  • E.1 单轴起落架构型
  • E.2 多轴起落架构型
  • E.3 复杂起落架构型
  • 附录F 沥青道面结构设计示例
  • F.1 设计背景
  • F.2 粒料或沥青稳定类基层沥青道面结构厚度设计示例
  • F.3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沥青道面结构厚度设计示例
  • 附录G 试验方法
  • G.1 道基土设计CBR值的确定
  • G.2 沥青材料抗紫外老化试验
  • G.3 沥青结合类材料单轴贯入抗剪强度试验方法
  • 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