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GJT454-2019
  • 1 总则
  • 2 术语和缩略语
  • 2.1 术语
  • 2.2 缩略语
  • 3 基本规定
  • 3.1 一般规定
  • 3.2 检测活动
  • 3.3 检测报告
  • 4 智能化集成系统
  • 4.1 一般规定
  • 4.2 系统性能
  • 4.3 系统功能
  • 4.4 检测设备
  • 4.5 检测方法
  • 5 信息接入系统
  • 6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
  • 7 信息网络系统
  • 7.1 一般规定
  • 7.2 计算机网络系统
  • 7.3 网络安全
  • 7.4 检测设备
  • 7.5 检测方法
  • 8 综合布线系统
  • 8.1 一般规定
  • 8.2 电缆布线系统电气性能
  • 8.3 光纤布线系统性能
  • 8.4 布线管理系统
  • 8.5 检测设备
  • 8.6 检测方法
  • 9 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
  • 10 卫星通信系统
  • 11 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 11.1 一般规定
  • 11.2 数字信号有线电视系统
  • 11.3 模拟信号有线电视系统
  • 11.4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 11.5 检测设备
  • 11.6 检测方法
  • 12 公共广播系统
  • 12.1 一般规定
  • 12.2 系统功能
  • 12.3 电声性能
  • 12.4 检测设备
  • 12.5 检测方法
  • 13 会议系统
  • 13.1 一般规定
  • 13.2 会议扩声系统
  • 13.3 会议视频显示系统
  • 13.4 会议灯光系统
  • 13.5 会议电视系统
  • 13.6 其他系统
  • 13.7 检测设备
  • 13.8 检测方法
  • 14 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
  • 14.1 一般规定
  • 14.2 信息播控设备
  • 14.3 信息发布系统软件
  • 14.4 信息显示屏
  • 14.5 终端设备
  • 14.6 检测设备
  • 14.7 检测方法
  • 15 时钟系统
  • 15.1 一般规定
  • 15.2 标准时间源
  • 15.3 石英谐振器母钟和子钟
  • 15.4 时钟监控系统
  • 15.5 检测设备
  • 15.6 检测方法
  • 16 信息化应用系统
  • 16.1 一般规定
  • 16.2 硬件设备
  • 16.3 应用软件
  • 16.4 检测设备
  • 16.5 检测方法
  • 17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 17.1 一般规定
  • 17.2 暖通空调监控系统
  • 17.3 供配电监测系统
  • 17.4 公共照明监控系统
  • 17.5 给水排水监控系统
  • 17.6 电梯和自动扶梯监测系统
  • 17.7 能效监管系统
  • 17.8 中央管理工作站
  • 17.9 系统实时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及评测项目
  • 17.10 检测设备
  • 17.11 检测方法
  • 18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 18.1 一般规定
  • 18.2 入侵报警系统
  • 18.3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 18.4 出入口控制系统
  • 18.5 电子巡查系统
  • 18.6 停车库(场)管理系统
  • 18.7 安全防范综合管理系统
  • 18.8 检测设备
  • 18.9 检测方法
  • 19 应急响应系统
  • 19.1 一般规定
  • 19.2 系统功能
  • 19.3 系统性能
  • 19.4 检测设备
  • 19.5 检测方法
  • 20 机房工程
  • 20.1 一般规定
  • 20.2 供配电系统
  • 20.3 空气调节系统
  • 20.4 给水排水系统
  • 20.5 监控与安全防范系统
  • 20.6 机房室内环境
  • 20.7 检测设备
  • 20.8 检测方法
  • 21 防雷与接地系统
  • 21.1 一般规定
  • 21.2 接地装置
  • 21.3 接地线
  • 21.4 等电位联结
  • 21.5 屏蔽设施
  • 21.6 电涌保护器
  • 21.7 各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 21.8 检测设备
  • 21.9 检测方法
  • 附录A 智能化集成系统检测记录
  • 附录B 信息网络系统检测记录
  • 附录C 综合布线系统检测记录
  • 附录D 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检测记录
  • 附录E 公共广播系统检测记录
  • 附录F 会议系统检测记录
  • 附录G 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检测记录
  • 附录H 时钟系统检测记录
  • 附录J 信息化应用系统检测记录
  • 附录K 建筑设备管理检测记录
  • 附录L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检测记录
  • 附录M 应急响应系统检测记录
  • 附录N 机房工程检测记录
  • 附录P 防雷接地系统检测记录
  • 附录Q 检测报告模板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附: 条文说明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3.1 一般规定
  • 3.2 检测活动
  • 3.3 检测报告
  • 4 智能化系统集成
  • 4.5 检测方法
  • 5 信息接入系统
  • 6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
  • 7 信息网络系统
  • 7.1 一般规定
  • 7.2 计算机网络系统
  • 7.3 网络安全
  • 7.4 检测设备
  • 7.5 检测方法
  • 8 综合布线系统
  • 8.2 电缆布线系统电气性能
  • 8.3 光纤布线系统性能
  • 9 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
  • 10 卫星通信系统
  • 11 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 11.2 数字信号电视系统
  • 11.4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 12 公共广播系统
  • 12.2 系统功能
  • 12.3 电声性能
  • 12.5 检测方法
  • 13 会议系统
  • 13.2 会议扩声系统
  • 13.3 会议视频显示系统
  • 13.5 会议电视系统
  • 13.6 其他系统
  • l3.7 检测设备
  • 13.8 检测方法
  • 14 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
  • 14.2 信息播控设备
  • 14.3 信息发布系统软件
  • 14.4 信息显示屏
  • 14.7 检测方法
  • 15 时钟系统
  • 15.6 检测方法
  • 16 信息化应用系统
  • 16.1 一般规定
  • 16.2 硬件设备
  • 16.3 应用软件
  • 16.4 检测设备
  • 16.5 检测方法
  • 17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 17.2 暖通空调监控系统
  • 17.11 检测方法
  • 18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 18.1 一般规定
  • 19 应急响应系统
  • 19.1 一般规定
  • 20 机房工程
  • 20.1 一般规定
  • 20.4 给水排水系统
  • 20.8 检测方法
  • 21 防雷与接地系统
  • 21.1 一般规定
  • 21.2 接地装置
  • 21.3 接地线
  • 21.4 等电位联结
  • 21.5 屏蔽设施
  • 21.6 电涌保护器
  • 21.7 各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 21.9 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