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13-159-2012
1 总则
2 术语
3 节能诊断
3.1 一般规定
3.2 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3.3 通风空调系统
3.4 供水系统
3.5 供配电与照明系统
3.6 监测与控制系统
3.7 综合诊断
4 节能改造判定原则与方法
4.1 一般规定
4.2 外围护结构单项判定
4.3 通风空调系统单项判定
4.4 供水系统单项判定
4.5 供配电与照明系统单项判定
4.6 监测与控制系统单项判定
4.7 分项判定
4.8 综合判定
5 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改造
5.1 一般规定
5.2 外墙、屋面及非透明幕墙
5.3 门窗、透明幕墙及采光顶
6 通风空调系统改造
6.1 一般规定
6.2 冷热源系统
6.3 输配系统
6.4 末端系统
6.5 管道及保温系统
7 供水系统改造
7.1 一般规定
7.2 给水系统
7.3 热水系统
7.4 循环冷却水系统
7.5 游泳池及水上游乐池
8 供配电与照明系统改造
8.1 一般规定
8.2 供配电系统
8.3 照明系统
9 监测与控制系统改造
9.1 一般规定
9.2 通风空调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9.3 供水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9.4 供配电与照明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9.5 计量与管理
10 可再生能源利用
10.1 一般规定
10.2 地源热泵系统
10.3 太阳能利用
11 节能改造综合评估
11.1 一般规定
11.2 能效测评
附录A 隔热措施当量附加热阻
附录B 冷热源设备性能参数选择
附录C 福建省建筑气象参数、太阳纬度和集热器倾角
本规程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条文说明
1 总则
3 节能诊断
3.1 一般规定
3.2 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3.3 通风空调系统
3.4 供水系统
3.5 供配电与照明系统
3.6 监测与控制系统
3.7 综合诊断
4 节能改造判定原则与方法
4.1 一般规定
4.2 外围护结构单项判定
4.3 通风空调系统单项判定
4.4 供水系统单项判定
4.5 供配电与照明系统单项判定
4.6 监测与控制系统单项判定
4.7 分项判定
4.8 综合判定
5 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改造
5.1 一般规定
5.2 外墙、屋面及非透明幕墙
5.3 门窗、透明幕墙及采光顶
6 通风空调系统改造
6.1 一般规定
6.2 冷热源系统
6.3 输配系统
6.4 末端系统
7 供水系统改造
7.1 一般规定
7.2 给水系统
7.3 热水系统
7.4 循环冷却水系统
7.5 游泳池及水上游乐池
8 供配电与照明系统改造
8.1 一般规定
8.2 供配电系统
8.3 照明系统
9 监测与控制系统改造
9.1 一般规定
9.2 通风空调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9.3 供水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9.4 供配电与照明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9.5 计量与管理
10 可再生能源利用
10.1 一般规定
10.2 地源热泵系统
10.3 太阳能利用
11 节能改造综合评估
11.1 一般规定
11.2 能效测评
附录B 冷热源设备性能参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