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10963.1-2005
  • 1 适用范围和目的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定义
  • 3.1 电器
  • 3.2 一般术语
  • 3.3 结构部件
  • 3.4 操作条件
  • 3.5 特性量
  • 3.6 关于绝缘配合的定义
  • 4 分类
  • 4.1 根据极数分
  • 4.2 根据对外部影响的防护分
  • 4.3 根据安装方式分
  • 4.4 根据接线方式分
  • 4.5 根据瞬时脱扣电流分(见3.5.17)
  • 4.6 根据I2t特性分
  • 5 断路器特性
  • 5.1 特性概述
  • 5.2 额定量
  • 5.3 标准值和优选值
  • 6 标志和其他产品资料
  • 7 使用的标准工作条件
  • 7.1 周围空气温度范围
  • 7.2 海拔高度
  • 7.3 大气条件
  • 7.4 安装条件
  • 7.5 污染等级
  • 8 结构和动作要求
  • 8.1 机械设计
  • 8.2 电击保护
  • 8.3 介电性能和隔离能力
  • 8.4 温升
  • 8.5 不间断工作制
  • 8.6 自动动作
  • 8.7 机械和电气寿命
  • 8.8 短路电流下的性能
  • 8.9 耐机械冲击和撞击
  • 8.10 耐热性
  • 8.11 耐异常发热及耐燃性
  • 8.12 防锈
  • 9 试验
  • 9.1 型式试验和试验程序
  • 9.2 试验条件
  • 9.3 标志的耐久性试验
  • 9.4 螺钉、载流部件和连接的可靠性试验
  • 9.5 连接外部铜导线的螺纹型接线端子的可靠性试验
  • 9.6 电击保护试验
  • 9.7 介电性能和隔离能力试验
  • 9.8 温升试验及功耗测量
  • 9.9 28天试验
  • 9.10 脱扣特性试验
  • 9.11 机械和电气寿命试验
  • 9.12 短路试验
  • 9.13 机械应力
  • 9.14 耐热试验
  • 9.15 耐异常发热和耐燃(灼热丝试验)
  • 9.16 防锈试验
  • 附录A(资料性附录) 确定短路功率因数的方法
  • 附录B(规范性附录) 确定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 附录C(规范性附录) 一致性验证适用的试验程序和提交的试品数量(ISO/IEC导则2:1991的13.5)
  • C.1 试验程序
  • C.2 提交全部试验程序的试品数量和合格判别标准
  • C.3 简化试验程序提交的试品数量
  • 附录D(资料性附录) 短路条件下断路器和连接在同一电路中的其他短路保护电器(SCPD)的配合
  • D.1 引言
  • D.2 适用范围和目的
  • D.3 断路器与另一个SCPD配合的一般要求
  • D.4 连接的SCPD的型式和特性
  • D.5 验证选择性
  • D.6 验证后备保护
  • 附录E(规范性附录) 安全特低电压辅助电路的特殊要求
  • 附录F(资料性附录) 接线端子示例
  • 附录G(资料性附录) ISO和AWG铜导线对照
  • 附录H(规范性附录) 用于短路试验的装置
  • 附录I(规范性附录) 常规试验
  • I.1 脱扣试验
  • I.2 验证断开触头之间的电气间隙
  • 附录J(规范性附录) 具有连接外部铜导线的无螺纹型接线端子的断路器的特殊要求
  • J.1 适用范围
  • J.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J.3 定义
  • J.4 分类
  • J.5 断路器特性
  • J.6 标志
  • J.7 使用的标准工作条件
  • J.8 结构要求
  • J.9 试验
  • J.10 参考文件
  • 附录K(规范性附录) 带扁平快速连接端头的断路器的特殊要求
  • K.1 适用范围
  • K.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K.3 定义
  • K.4 分类
  • K.5 断路器特性
  • K.6 标志
  • K.7 使用的标准工作条件
  • K.8 结构要求
  • K.9 试验
  • K.10 参考文件
  • 附录L(规范性附录) 具有连接外部未经处理铝导线的螺纹型接线端子和连接铜或铝导线的铝制螺纹型接线端子断路器的特殊要求
  • L.1 适用范围
  • L.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L.3 定义
  • L.4 分类
  • L.5 断路器特性
  • L.6 标志
  • L.7 使用的标准工作条件
  • L.8 结构要求
  • L.9 试验
  • 参考文献